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周一晨会上,一位名叫阳珂的政治老师与全体学生分享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赢得全校师生一致叫好。这篇报道的题目很有意思:《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老师阳珂关于早恋的一席话震动校园》。关键词是“震动”。
-4866040b高技优公学件软升西有东4e2f网慧司限途费广2fb0a638科元
广2fb0a638限件优46ca有升西司学网根科公软途费元-4866040b高慧东4e2fa79c技 中学生谈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应该是20年前的事情了吧。现在的孩子在中学谈恋爱很多对家长对朋友都不相瞒。学校和社会对此也实际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为你想管也管不了。但就主流观点而言,中学生谈恋爱还是不可言说之事,也是应该反对的。直到阳老师在晨会上一番直言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所以才引起了“震动”。
我觉得阳老师引起的震动远远不该止于孩子们的风花雪月,她实际上是在向僵化而无能的教育制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学教育该不该引导即将成年的孩子去直面人生和直面社会现实?假如教育都没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学校里出来的孩子又有何能力去面对复杂的人生?古人历来强调教育的“解惑”作用,而我们现在在孩子身上所见所得的只是“教学”——— 以分数统帅一切的教学,“教育”基本上只是个影影绰绰的空洞的概念。须知向孩子们普及青春期生理常识和引导孩子面对爱情婚姻等问题,是两门几乎不相干的 “课程”——— 假如学校对孩子们所做的一切一定要简化为课程才能够表述得清楚的话。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有意无意地对孩子们粉饰太平甚至让孩子回避现实。比如,一旦说起现实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就总是刻意缩小,一旦电视电影中出现家长们认为不合适的镜头,就顾左右而言他。连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勇气没有能力对孩子讲述一个真实的世界,孩子们又如何有能力去面对?且不说学校要给孩子一个望远镜显微镜去观察社会,光是给孩子们每人一副粉红色眼镜就让他们走向社会,这无论如何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报道说,阳老师在演说前曾经把稿子交给校长。我为她有一个好校长而庆幸,也为这所学校的孩子有一个好校长而庆幸。让孩子们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看世界,而不是近视或者色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让孩子们只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分数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