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重要章节考点分析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这个单元的相关考点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命题分值呈现年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近三年对农业和商业的考查力度加大;从考查的具体内容来看,高考试题要注重对农业、手工业和经济政策的考查;要厘清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相互关系;理解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响;认识“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从题型上看,选择题比例较大,非选择题很少单独命题,一般是联系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其他考点进行综合考查。热点问题要关注古代经济政策对现在社会的借鉴意义。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这个单元的所以考点高考命题均有涉及,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从考查的具体内容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军事高考命题的重点,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开辟新航路和工业革命是重中之重,新航路开辟侧重于全球化影响。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也有上升趋势,题目既可以搞学科内综合,也可以是学科综合,特别是和地理,所以一定要把握航海家的航海路线。联系热点问题要关注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经济政策、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关注如何克服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工业革命与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是近年高考的热点,是高频考查区。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的重点有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实业救国思潮等。近代中国社会的几种经济形态的性质、特点、关系;梳理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把握发展的阶段特点;把握近代社会风俗变化与时代发展的深层原因。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很常见,选择题是各类材料,有文字材料、表格数据材料、图片资料等,有一定的综合性;小切口大跨度的主观题出现机会最大,题目以经济切入,考查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大跨度综合性题目也应该关注,多角度考查社会的变化。联系现实热点,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指导分析问题。特别是关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是近年高考的高频板块,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试题反复考查的重点有建国后“左倾”的发展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内容,科教内容比例有所上升等。客观认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建设的得与失,系统梳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的曲折过程,把握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今后三农问题的走向;比较分析新旧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经济体制改革要与世界史中西方国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对照分析,大题出现机遇较大。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很常见,均是材料型题目,材料有各类材料,有文字材料、表格数据材料、图片资料等;主观题往往是小切口大跨度的综合性主观题,题目以经济切入,多角度考查社会的变化。要联系现实热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加快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把握好中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与联系。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情分析】
从考查力度看本单元在高考中成上升趋势,本单元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考查的内容看,在复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本单元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很常见。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要联系现实热点,通过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还可以联系当前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等热点问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考查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高考试题反复考查的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要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影响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与理解。从题型上看,非选择题出现机遇更多些,要充分重视综合类的材料解析题。关注社会热点,应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把握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及利弊分析。经济危机的克服与国家政策、国际合作的关系。联系热点问题是要注意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福利政策缓和国内矛盾等在当时社会中的体现。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了较完善的福利制度,刺激了消费增长,缓和社会矛盾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学法件慧技东术科公广限软有376979f9优-司途网b3a2元升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考查内容来看,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要注意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的角度命题;要注意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相互借鉴角度命题;要注意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留下的经验教训角度命题。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出现机遇更多些。热点问题要关注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都是为了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做的努力,总结经验教训,说明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从考查内容来看,要注重国际经济组织或相关文件、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等重点问题。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主导,这一体系是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的一个部分,同时也要注意世界经济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是高考考查的两个重点问题,全球化的双重性作用尤其要注意。从题型上看,选择题比例较大,重视材料解析题的考查。热点问题要关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各国加强合作应对经济危机,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趋利除弊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改变落后面貌。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