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鼓励法。
当你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控。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自我鼓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源泉之一,一个人在痛苦、打击和逆境面前,只要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鼓励,他就会感到有力量,就能在痛苦中振作起来。
(2)语言暗示法。
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都有着奇妙的作用。相信大家都听过“望梅止渴”这个典故的由来吧:三国时候,曹操的部队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行军旷野,人人口干舌燥,而沿途滴水难觅,好不渴煞人。只听曹操在马上遥指前方,说声“好一片梅林!”结果士兵门满口生津,烦渴竟然消去大半,行军速度顿时提高了许多。其实,曹操客观上是利用了心理学的条件反射原理,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语言暗示,从而大大减轻了士兵口渴的感觉。因此,如果你为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比如,一个性格急燥的人在即将发火之际,告戒自己冷静些;一个长期处于烦恼或压抑心境中的人,转而告戒自己想开些。给自己一些鼓励和安慰。只要是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语言暗示,往往对情绪的好转有明显的作用。
(3)请人疏导法。
有时候不良情绪光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要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学生有了苦闷和烦恼或失望,能够向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倾诉,这是好事。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的时候,应允许有节制的发泄,把闷在心里的一些苦恼倾倒出来。有的学生害怕内心活动说出来对自己不利,因而即使对父母和最亲密的朋友都不愿意倾吐自己的内心烦恼和忧愁,把自己关在狭隘感情的圈子里冥思苦想,这怎么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呢?找个朋友谈谈,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样会有好处的。俗语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而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更何况,你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擦别人那里得到的不久仅是安慰、开导,还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而旁人点拨几句,常常会使你茅塞顿开。
(4)环境调节法。
环境对人的情绪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昏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良的情绪。安谧、宁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松弛、平静,而杂乱、尖利的噪音,使人心烦焦躁。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调节情绪的作用,特那些受到不良情绪压抑和折磨的人,更不应该把自己关在一个房子里任自己的情绪消沉下去,而应该到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公园去游玩一下,或到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散散步。绿色的世界,勃勃生机,会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感。当你在学习上遇上情绪不好的时候,到外面走走,看看美景,散散心。大自然的美景,能够豁达胸怀,对于保持学习上轻松愉快的心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5)转移调节法。
有的学生在不良情绪产生后,老是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结果,只能使这种不良的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因此,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不良情绪的时候,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是想这件事情。因为你为这事去悲伤、难过、叹息,已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自己思想的负担。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压抑。应当明智一点,现实一点,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且无可挽回,就应该果断的丢开它,忘却它。如果这个场所老是引起你的不愉快的回想,那就应当设法避开整个场所,以免“触景伤情”;如果眼前存在着一件可以唤起伤心记忆的物件,不妨把这个“纪念品”收藏起来,以“免触目惊心”,如此等等。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思想暂时地离开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以求得对它的淡漠于遗忘,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侵扰,避免由此所造成的身心损伤。
(6)音乐调节法。
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而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传入人体中,和机体的某些组织结构发生共鸣作用。美妙的音乐通过被人体吸收,使人体的能量被激发起来,从静态变为动态。音乐的心理作用在于,优美的音乐能促使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另外,音乐对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组织等情绪的神经结构能发生直接作用。由于每首乐曲的节奏、速度、音调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的调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