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语 >正文

英语学霸的高分经验分享,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2017年02月05日 浏览:

想象你是在考场上,你做题时会有犹豫,做完会有检查,并且还要涂卡、检查涂卡情况。这些都要花费考试时的时间。如果平时不按这样要求,你在考场上对于时间安排很可能有偏差,就会导致你最后时间不够,匆匆忙忙赶出一篇逻辑不严语法错误频频发生的作文,或者更严重的,在极度惊慌的情况下涂串机读卡。

所以关于时间分配要做到平时心中有数。做套卷的意义不仅是练习做题,更是让我们习惯考试强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所以套卷认真做,不要分散完成,要有检查,就像正式考试一样。

但是平时自己刷套卷的时候并没有机读卡,不存在涂卡这一步,所以刷题计时要预留出一点时间。另外如果你考试时涂卡出过错对自己不放心,可以额外多练练,找老师要几张机读卡反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个人以为,刷题对英语高考得高分是很有效的。刷套卷的同时也要针对各个大题进行系统集中拔高(针对性练习)。

听力部分大家注意一些基础单词的拼写,如十二个月份,一周的七天,比较常见的职业等等。不要觉得它们简单。我知道你一定认识他们并自认为会正确拼写,但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出现过把八月、星期三、图书馆拼错的情况,所以再多看几眼,强化记忆,注意检查笔误。前五道题一定提前审题,提前看好选项。如果不是听力特别厉害就不要趁着两道题的间歇去涂卡了,多留一点时间审下一道题吧。后面的对白可以听两遍,一般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但也要提前审好题)可能有一道小题稍微考查一些听力概况能力,会稍有些难度。如果把对白听懂,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单选部分我完全是跟着课堂跟着老师走。当时老师帮我们总结了全部考点,包括重点语法相关的(从句,虚拟,情态动词)甚至日常交际用语总之很多很多。老师针对每一部分语法会出很多单选题,大部分是历年的真题或模拟题。我们是先自己做,对答案,下次课老师先讲一讲这部分的语法,我们修改自己的错题,然后集体答疑。按题号顺序从前往后捋。有经过刚刚老师讲解仍不明白的错题就喊出来,老师在全班讲。集体答疑后是单独答疑。谁还有不会的上讲台单独问老师。集体答疑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单选是四选一,存在蒙对的可能性。

所以上课的时候跟紧老师,不论自己那道题是对是错,都听听老师是如何分析的。因为我的语法基础差,我对于语法很重视,会再做错题本。我用的是活页纸,在四分之一处折叠。折痕的一边抄题,另一边写答案和解析。复习的时候可以把答案折起来看着原题重新做答,以检验自己、发现漏洞。

我个人以为,完形填空做多了会有一些直觉。真正的学霸大概不齿于我所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做题获得一些类似题感的东西。比如有些特殊的词出现在选项中,百分之九十要选它。并且老师说,北京高考卷完形填空是平的,5A5B5C5D,海淀区的模拟题一般也是。但这只是旁门左道,当你实在不知道该选什么准备蒙的时候用作参考。

完形填空考察的内容很多。有的是考查积累,比如词组的搭配介词的用法。这种题全凭你的积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没办法,不值得花时间深想。如果不确定,还是先空过去最后蒙吧。有的题考查的是中心思想,一般是几个情感色彩的词要你选择。这种题读一读上下文,明白说的什么意思,自然就知道是什么情感了。

有的题考查的是前后文线索。这一类题刚看到可能会不知所措,不确定应该选什么,记住它,向后看,就能找到一样的表达。这类题的难点是你并不知道它是后线索题,很有可能选了一个自以为正确的答案就把它忘了。所以我们做完型时要多留个心眼,对于选过的题,即使你很确定,也留个印象在心里,说不定在后文,你会发现正确答案。还有些题考查逻辑关系的,同样读懂选项、读懂上下文就可以。

阅读理解。我的习惯是先看题,看选项,圈一圈关键词,心里有个印象,再回去看原文。看原文的时候会做一些标记,可能是段首的关键词,或者题目、选项中的近似表达,总之方便自己定位、选出答案、检查即可。关键词很重要。干扰选项经常的出法就是截取原文的一句话,改动一点点使之意思变化。虽然它看着很像原文,但是词语的变动已导致整句话意思改变。

问及全文的中心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某几个段落。不要看着选项觉得它说的合理,原文中有依据就贸然做出选择。一定看好首尾段。总之一切忠于原文,不要凭感觉、凭常识,找准文中依据才是做题的保证。

七选五。首先还是通读全文了解它在介绍什么,然后阅读七个选项。做答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先挑容易判断的,比如几个并列的举例子中设空,我们很容易找到缺少的那个例子。或者几个并列的段落,首句具有相似的句式,我们也很容易找到类似的选项。比较困难的题目应该是涉及中心思想的,最好把其它的四个填好,理清全文思路再做答。五个都选出来后,要再关注一下两个干扰选项。判断出它们针对的是哪个空,再和自己选择的选项对比,确定选择出正确答案。另外做七选五也要注意一下细节上的提示,比如时态人称的保持前后一致。

作文。我必须先打草稿再写,所以一般会在距考试结束还有45min左右开始动笔。我的草稿并不是完整的文章,而是较简单的写出每一句的重点(特殊句型,动词,修饰词)这样我在答题纸上写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大大减少修改的可能性,同时较为节省时间。

第一篇作文。考查的重点就是不要漏掉关键信息,不要有错误,日常交际要得体,有一定的逻辑。动笔前一定要圈出题干的关键信息,确保不漏掉关键词。至于日常生活交际部分,有一些固定的套话,记住它们写上去就可以。这个时候不需要太追求创新,不需要太博人眼球。老老实实的写平常而准确的话,安全最好。

当然如果你的英语特别好,你有特别适合的地道的表达,只要你确信阅卷老师也一定听说过这种表达不会把它当作错误,那你可以写上去。如果想得满分还是需要这些出彩的地方。但是追求13、14分的话不必把重点放在这里。重点应放在罗列信息点时体现出清晰的逻辑,合适的关联词,运用多种句型句式。

第二篇作文。简单审题干,确定发生了什么事,然后看图,找每张图的要点和细节。要点一般比较突出都能看见。如果你经常找不到要点,你最好和老师交流交流,让老师帮忙把你的思路引上正轨。细节如果不确定可以多写一点。时间地点天气一类的。有些图中给出中文字的是必须要翻译出来的(比如一篇到博物馆讲解的作文里,介绍内容丝绸之路必须翻译),有些则不用(比如去书店,书架上摆着村上春树的书),大家自己斟酌。

一般凭我们的3500词汇可以翻出来的,图中没有其它细节的时候,是要翻译的。人名一类的一般都不用。知道每幅图必须写什么之后,要丰富你的表达!通过情感色彩描写性的语句让你的内容充实起来。还需要逻辑连接词,主要是在段与段之间,要让你的作文成为连贯的一篇文字,而不是简单粗暴拼在一起的四段话。最后一段加一点升华。我通过这件事学到了什么,我意识到什么,我以后打算怎么做一类的。但是开头最好不要加概括性的话。直接开始或者简单一句话上周我们班去做了什么就好。

第二篇作文大家可以稍微大胆一点。没有错误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第二篇相对比第一篇宽松一点,大家不要只顾着安全而被束缚了手脚,还是要用复杂一点的表达的。

另外作文阅卷主观性比较强,大家也注意一下卷面。尽可能减少涂改,字母写清楚一些,不要写的太拥挤。让阅卷老师看着方便,对自己不会有坏处。

高三的时候大家会写很多作文,也会读到很多优秀范文。看优秀范文的时候圈出比较好的表达(小词活用,特殊搭配,特殊句型)。写完作文可以找老师面批。问问老师给分的依据,让老师评价一下自己的表达,仔细挑一挑错误。不要害羞,勇敢的把自己或满意或不满意的作文呈递给老师求具体指导吧。

我当时针对写作做了一个总结。其实就是把两篇作文常用的句子和看到的范文里比较好的用法抄在一起,平时写累了或者考前读一读,还是挺有帮助的。

最后说说单词的问题。试卷上没有专门针对它的题目,但处处都在考查你的词汇量。我们用的书是维克多英语词汇,里面的内容挺丰富的,单词及其衍生词组的意思写的很多很清楚。大家背单词要尽早开始。我们暑假的时候就要求过一遍维克多,后续的复习也一直要求背这本书。

每个单词有很多解释。第一遍你可以只挑重点的记忆,其他的看一看做个了解等到下一遍背单词的时候适当多记住一些。如果到考前还没有全部背下来也不用恐慌,有些解释确实挺偏的,不了解也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复习的开始阶段不要这么想。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最大努力,如果到考前没有达到完美也不用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