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坚持早起就会更成功?

2017年08月28日 浏览:

1. 你看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充满歧视的早起成功学。

你要是没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你就没资格成功。你看人家王健林身居高位还四点钟起床健身。这种成功学把人们搞得五迷三道,心中充满焦虑,以至于要到某乎上提问:「请问历史上有不早起的成功者吗?」

其实成功从来就不能复制,谁要是告诉你他有成功模版,你不动脑子照办就成,谁就是来跟你收智商税的。

获得成就需要大量的学习和行动,这是唯一确定的事。但这些学习和行动的方式,必须由你自己来选择。我今天决定写「破除成功学迷信系列」的原因,想破除一些成功学迷思,方便你更快速地进入擅长的领域。

2. 早起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年最流行的成功学之一,就是「无早起无成就」。这种对早起的推崇,曾经只是一种「早睡早起身体好」的养生伪科学。

近些年它从科比的「洛杉矶凌晨四点钟」开始,从王健林行程表「四点钟起床健身」扩大,彻底成为成功学。前两天戴汨翻译了科比的演讲稿,里面当然避不开「凌晨四点钟」。但戴汨的睿智在于,他说「凌晨四点钟」只是一个隐喻。

它背后的想法是:如果你有一个伟大梦想,那么你必须爱上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最终你才能实现别人不能实现的事情。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继续保持练习,才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无论它发生在几点钟。

公习件e6d4优根技9abc途慧bec0软科量有司量东-广58678bda限网学元升

要为目标付出更多时间精力,你可以早起,也可以熬夜,还可以缩减你的社交娱乐时间,或者提高单位时间效率。

但这样精确的说法一听就令人畏惧,而且难以传播。于是人们在宣传的时候避重就轻,表示「早起就行」。

而很多人做事前从不肯仔细想想原因,听说早起能成功,立马开始搞作息时间大跃进。

世上有傻子,就一定有骗子,另外一批人也纷纷进场,搞上了「共同早起收费群」,收取了大把智商税。早起到底多做了多少有效的功夫?促成了哪种阶段性成果?完全没人提。

某乎上甚至有人提问「如何利用早起的时间?」早起像健身一样,明明只是一种手段,却被笨蛋当成了目的本身。某乎上,有人已经开始讲「三点起床的优越性」了。

三点,我还没睡呢,人家起来了。

3. 不早起就是不上进?

如果你有看社科类文章,你肯定听说过「晨型人」和「夜型人」之分。

限0b3a元8a6b976e件e6d4途软上量升9a7a公习学科量技9abc东a7ea1671习-心司量费优根有网广58678bda慧bec0 作为一个标准的夜型人,我长年累月晚上三点钟睡觉,中午才起床。可想而知,在上学上班的年代,我没条件这么做,每天都很痛苦。

从小学开始,我就喜欢在夜里读书,打着手电筒读到凌晨四点。然后在第二天的整个上午呵欠连天,直到吃完中饭,下午才开始能集中精力听课。可是,所有学校都把重要课程安排在上午,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上午学习状态更好。

上班的时候更不用提了,像我这么讨厌「自怜」的人,在每一个七点起床的工作日上午,都觉得自己惨到了极点。熬过中午,我又开始热爱工作,即使加班到晚上十点钟也毫无怨言。

当然,我也有很多次试着改变作息,这种努力最长能维持两个月。这么多次失败努力后的唯一收获,是我发自内心理解了一个金句:晚睡毁上午,早起毁全天。为这种作息习惯,我常常惭愧自卑:我上学一天有半天在神游,上班一天有半天是薪水小偷。

我的人生中明明也有很多凌晨四点钟,只是因为它发生的形式不对,我就被称为「不上进」。

但这真是不上进吗?我熬夜做的事情和其他人早起做的事情没什么区别。

可是学校歧视我,说不上早自习就不是好学生。公司歧视我,因为我总是迟到。银行和医院歧视我,因为它们五点半就下班。亲友歧视我,因为他们相信早睡早起有益健康。

我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歧视」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以为自己可能真的是个废物。

直到我发现这一切都是由基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