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人物素材大整理之周有光

2018年10月19日 浏览:

人物素材之周有光

【素材回放】

刚过完112岁生日,我国着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于1月14日凌晨去世。

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原名周耀平。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 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不过周有光并不认可这个头衔,他曾表示,“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85%的中国人是文盲。包括汉字简化和拼音化等在内的文字改革,加上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使如今的中国成为全世界会读写人口最多的国家。

历 经了晚清、民国,新中国,周有光见证了百年风云的变化。他厚重的人生,也堪称传奇。他娶了“张家四姐妹”中的张允和,与沈从文是连襟。由于博闻强识,他是 沈从文眼中的“周百科”;他曾和爱因斯坦聊天下大事,就如同“拉家常”;他还和溥仪做过“饭友”,天天同桌吃饭;50岁,他毅然从经济转为文字研究,并坦 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百岁之后,仍然着书立说笔耕不辍……

上帝没有忘了他。世人也不会忘了他。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可以说是中 国百年来风云变幻、历史变迁的一位见证者,见证了中国百年来从疲弱到富强的整个过程。他的去世,是一个遗憾,我们又少了一位睿智而又功勋卓着的前辈学者。 高寿本已经难得,能够在百岁高龄,仍旧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并发出极富智慧的见解,非常值得尊重。确实,很多人都做出过贡献,但周有光的贡献也绝不可忽 视。尤其是他在推动中国与世界融合方面,功不可没。这位出生于清末的百岁老人,历经世纪沧桑,近些年反复提倡要有世界观,扩大世界观,强调不能以中国的眼 光看世界,而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周百科”外号的来历

周有光“周百科”的外号,为连襟沈从文所赐。

其实大学时,周有光与百科全书的情缘就结下了。当时,大学老师指定《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一些篇章作为周有光及其同学必须阅读的课外读物。“比如说世界历史,就告诉我们下课到《不列颠百科全书》看哪些条目。”周有光回忆说。

“这部书非常好。一个题目,简简单单给你讲,而如果去看书,一个小问题就是一本书,看百科全书反而可以节约时间,”周有光自认《百科全书》的作用非常 大,“对我非常有用,其实对每个人也有用。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你可以先了解大致情况,然后再查看其他比较专业的书。”

后来,改革开放时期,中美两国要搞文化合作工作,当中有一项就是要翻译美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周有光竟然做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其他两位编委是刘尊棋和钱伟长。

“其实,《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本来是英国的,因为二战期间英国的很多企业都卖给了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是如此。我们翻译《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由此,大家更有理由称他为“周百科”。

【素材点拨】 之所以叫周有光为 “周百科”,除了他与百科全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外,还与其知识渊博、勤奋好学不无关系。一个知识渊博、勤奋好学的人是值得大家赞颂和学习的。

【适用话题】 勤奋、博学

有0aa4669cb480升4ebd高元2d6a件习科软学a1b80e9c4087方网径根-技广心47187613方公司a1cf54b2慧途限东优

在美国和爱因斯坦聊天

1946年1月,新华银行派周有光前往美国纽约工作。每到星期天,周有光常做中国菜请朋友来品尝。当中有名的朋友有老舍、罗常培和李方桂。老舍会讲笑话,每次相聚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

在经济学界交往的人中,名气最大的是何廉。何廉原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闻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时,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

一天,何廉跟周有光说:“爱因斯坦现在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兴跟他聊天吗?”周有光说:“当然很高兴。”就这样他两次去访问爱因斯坦。他们谈国际形势,谈当时美国的情况。爱因斯坦的学术周有光不懂,周有光的专业跟爱因斯坦也不一样,他们就是普通的朋友。

“印象中,爱因斯坦非常友好。我们聊天时,真像聊家常。他穿得还不如我讲究,没有一点架子,给我的印象好极了。”周有光说爱因斯坦有句话对他很有启发。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据计算,一个人到60岁,除吃饭、睡觉,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很多,而业余时间倒是更长。通过业余学习,你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 门人才。”

【素材点拨】 周有光与爱因斯坦聊天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是两位大家的虚怀若谷。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适用话题】 谦和、低调

“半路出家”成专家

虽然49岁才“改行”从事语言学研究,实际上周有光在18岁时就对字母产生了兴趣。

1923年,初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周有光发现什么都要用英文,连门房讲话都用英语;写文章用打字机了,不用手写了,而英文打字很方便,中文不方便。因为 一直对语文感兴趣,上世纪30年代,周有光参加了“方言拉丁化运动”。当时的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鼓励周有光在拉丁化运动刊物里写文章。

后来直至解放前,周有光一直都在学经济、从事金融工作,并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两年多。

直到解放后,周有光回国在复旦大学教书。当时,由于长时间没有统一注音符号,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和地区方言,这使得人们交流困难重重,制订一套汉语拼音方案迫在眉睫。

“我对语文的兴趣是很大的,当时我觉得能在语文上做点工作也很好,就改行了。”1955年起,周有光正式“改行”。从此,经济学界少了一位金融学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却多了一位委员、语言学家。

【素材点拨】 周有光改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热爱、钻研与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在转行之后把新的事业做好,做得更具特色,更具专业水准。

【适用话题】 进取、成功

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

说到自己的高龄时,他自我打趣说:“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

一篇周氏版《陋室铭》,是他给众人关于长寿秘诀的回答:“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 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 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 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广心47187613方b64b优慧秀技97cc途软学a1b80e9c4087方bb1b智东公费心-元2d6a术26f96a85件习a65a3d8a限aac3网径根有0aa4669cb480科升4ebd高司a1cf54b2

周有光年轻时得过肺结核,患过抑郁症。结婚时,家里的保姆悄悄拿着他们两人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他活不到35岁。他不信,笑着说:“我相信旧的走到尽头就会是新的开始。”

老先生认为好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我多年患失眠症,不容易睡着。下放到农村,做体力劳动,却把我的失眠症给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再失眠。人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也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80岁的时候,他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把80岁当作0岁,由此递加计算年龄。92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至今提起,老先生还乐不可支。

有一次,周有光去医院做检查,他在表格上填写上了自己的年龄97岁,医生却认为他只有79岁。

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他长寿之道,周有光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其实很多人都问过他这个问题。后来,他经反复思考得出结论: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周有光患有失眠症多年,不容易睡着觉。“文革”时期他被下放到农村,失眠症却治好了,一直都不再失眠。所以,他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有两句话‘文革’的时候经常讲:‘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羡林写过《牛棚 杂忆》,各种罪名,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这就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功夫。”周有光认为,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要科学化;第二,要有涵养,不要用别人的错误 惩罚自己,要能够“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素材点拨】 生命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感觉。人生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应该源自于人的平常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人若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无比珍贵了。

【适用话题】 平常心、辩证地看待事物

“举杯齐眉”

张允和曾是中国公学(清末革命党人创办的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家里十个兄弟姐妹中,她虽然身材最为瘦小,却风趣好动。张允和16岁时,暑假里到周有光家 玩时认识了周有光。那时周有光在大学里念书,而张允和正读初中三年级。之后周有光就总去找她,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芳心。张允和却总是躲着这个痴情的男孩,还 因此得了一个“温柔的防浪石堤”的绰号。

后来,他们终于开始了甜蜜的爱情长征。当时周有光在杭州教书,张允碰巧和从光华大学到杭州之江大学借 读,因此与周有光靠得更近了。周末,他们相约在西湖花前月下,心中充满了甜蜜感,却怎么也鼓不起手牵手并肩走的勇气。1933年,两个满脑子新思想的年轻 人终于举行了婚礼。

后来,别人问周有光结婚70多年来没吵过架的原因时,他说:“其实我们也吵架,只是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 到,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他还说,到北京后,一直到老伴去世前,每天上午十点钟都是他们喝茶、喝咖啡、吃小点心的时间。喝茶的时候,他和夫人两个 “举杯齐眉”,不仅为了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下午三四点钟,他们又喝茶,又“举杯齐眉”。这就对家庭和谐起到了作用。有朋友来家里,看到他 们“举杯齐眉”,都觉得有趣得不得了。

【素材点拨】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把自己的爱人看成自己最亲的人,也看成最敬的人。周有光夫妇同甘共苦,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把幸福进行到底,堪称楷模!

【适用话题】 爱、尊重、幸福

慧秀司a1cf54b2心7d70科智学a1b80e9c4087方bb1b智途元2d6a术26f96a85优限aac3高广心47187613方b64b-网径根件习a65a3d8a4602技97cc升4ebd高bf51根有0aa4669cb480软东094f0edd公费心
善于接受批评的大师

周有光很喜欢看别人对他的批评。

有一次,儿子周晓平看到有一篇写父亲的文章后面跟了很多的回帖,于是就打印了很厚的一叠给他看。周有光说,人家捧我的话,你就不要打印了,把那些批评我的帖子给我就可以了。

有人骂他的文章,甚至骂得很难听,什么老不死的,还有人说你有什么资格谈经济问题(他们不知道他是学经济的)等等,周有光看了都觉得无所谓,往往是一笑而过。

但对于那些真正有水平的批评,周有光非常看重。

有一回,一个人说周有光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分子。大家听了都不大高兴,都说叫他们来家里看看。连家里的小保姆都生气了,周有光却没有生气。周有光把这个 人骂他的文章仔细地看了又看,并做了很多记号,指出哪些地方批评得好。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骂人话,周有光一点都不生气。他对家人说,不要争辩也不要解释, 这些攻击都伤害不了他。而对于那些有价值的骂人的话,周有光就要求都打印出来。迄今为止,已经打坏了三台打印机。

对此,周有光解释说:“你想 想看,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都是美国最凶恶的敌人。现在德国、日本是美国最好的朋友。特别是德国,它对战争忏悔以后,跟美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日本呢?它 不肯完全忏悔,但在政治上一直与美国保持一致。即使是珍珠港事件,美国使用了原子弹,也没有影响他们两个国家的关系。一件事情,如果你做得对的话,就可以 化敌为友。”

从不记恨任何人,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攻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尽最大可能化敌为友,这便是周有光的处世观。

【素材点拨】 事实上,宽厚待人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于人于己,都会受益无穷。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适用话题】 豁达、胸襟

百岁后仍然笔耕不辍

周有光,生于1906年1月13日江苏常州,一生经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 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50岁前,他是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之后,他花费三年时间,用26个拉丁字母作为注音基础,主持编写了 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58岁以后,他将关注的目光从语言文字学扩大到世界史、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这位中国语言学家、文字 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百岁后,他仍然笔耕不辍。2005年,100岁的周有光出版了《百岁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闻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贝集》。

【素材点拨】 周有光老人百岁依然笔耕不辍,是热情,更是坚持。

【适用话题】 勤奋、热情、坚持

周有光的“错位”人生

周有光的人生,其实是一个“错位”的人生。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 学,可他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和着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了,他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 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他却被指定去研究语言;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 的“错位”人生,周有光先生却很坦然,他说:“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学a1b80e9c4087方bb1b智技97cc网径根-升4ebd高bf51根费东094f0eddbd09科智优上公费心有0aa4669cb480根司a1cf54b2心7d70355019759363元2d6a术26f96a85途42b7慧秀件习a65a3d8a4602西限aac3高226ac974心广心47187613方b64b软

【素材点拨】 有时候,变化反而是转机,意外也带来了新的选择,既来之则安之,人生也许会迎来新的风景。

【适用话题】 平常心、坦然

人与书,俱不老

尽管周有光认为自己的书房很破旧,但书却很时髦,往往引领潮流。这也难怪,周有光书架中书的来源很多都是漂洋过海的。

“现在做学问,你不看外国书是不行的。”由此,周有光在国外的亲戚朋友经常给他从国外书店买书、寄书。直到现在英文版的《年鉴》是周有光每年必买的书之一,“我每年都从外国买《年鉴》,因为要查阅资料。”

也正因为有着国外书籍的补充,周有光书架上的书颇为时髦。三年前,《世界是平的》就已经摆进了他的书架中。那是本英文版的,在《世界是平的》被译成中文版前,周有光就已经接触了弗里德曼关于“世界是平”的思想。

周有光书架中时髦书籍还有《张氏四姐妹》,英文版的。周有光的妻子是张氏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前不久《合肥四姐妹》中文版出版。而周有光是在几年前 就已经看了这本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书,“这种书在外国人看看还是好的,中国人看就不够味了。因为外国人写中国的东西,常常不地道,这不能怪他们,文化是有 差异的。”

尽管周有光基本上是足不出户,不过对于新的文化现象他一点都不陌生。在他的书架中就有于丹的书,甚至连批驳于丹的书也一并俱全。

“于丹论《论语》的书我也看,包括批评她的书我也看,于丹做了个通俗化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需要这个工作,”周有光还专门写了文章,“现在许多人都骂 于丹,如果从学术水平来看,于丹并不是最高的。但于丹做的不是学术工作,是科普工作,把孔老二的学问给大众,这是件好事。”

【素材点拨】读书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生命也才能一直保持鲜度。

【适用话题】 接受新鲜事物

从《西游记》到《资本论》

周有光的祖上在江苏常州是望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书香门第,藏有很多书,“不过全是文言的。”

作为出生在晚清的周有光,小时候接触的依然是《三字经》之类的书,“那时我们家的书很多,随便我看,但书都是文言,我都看不懂,小时候我对《三字经》也不感兴趣,”给周有光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西游记》。

“我们那一代人,小孩子认得几个字以后,都喜欢看《西游记》,不像现在可以看的东西多了,我们以前没什么好看的,”不过,周有光却自言自己看《西游记》 是看了两遍才看懂的,“读书是件很好玩的事,第一遍看不懂,不要放弃,看第二遍,也许就能看懂了,”就是通过这样的阅读,周有光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就 提高了。”

1923年,周有光进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那是教会学校,图书馆随便去看,那时我不仅看中文书,也看英文书,”那时的周有光受到 左倾思潮影响,由此便决心阅读《资本论》,“对我们来说,《资本论》很重要,但是那时没有中文的,我埋头苦干阅读英文版,结果看不懂,不是文字看不懂,而 是内容看不懂。”由此,阅读的乐趣往往就跳跃在第一遍的不懂到第二遍的懂之间。

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

1956年,周有光从上海 调来北京,住沙滩原北京大学内,那是民国初年为德国专家造的一所小洋房,周有光占其中两间半房间。“一间我母亲和姐姐住,另一间是老伴和我带小孙女住,半 间做我的书房、客室、吃饭间。”而周有光也只能将书放在半间书橱内,“另一半留着放菜碗,由此我在《新陋室铭》中写道: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做 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书橱与菜橱功能合一的境遇只有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有好转。当时,周有 光所在的单位建造新简易楼,分得两大两小四居室。其中一小间,9平方米,也就功能独一地做了他的书房兼客室,“我的书桌很小,只有90厘米长,55厘米 宽,一半放书稿,一半放电子打字机。书桌又破又小,一次我玩扑克牌,突然一张不见了,原来从桌面裂缝漏到下面抽屉里了。”

书桌虽小,书橱却很大。在这个9平米的空间内,除了在窗口放小书桌,入口放个沙发,其余之地全是周有光的书架。周有光嫌这个书房小,进而,四个房间全都被布置成以书架为主,书成了这个家的主角,“我家里没有什么家具,因为放了家具就不能放书了。”

尽管四间房子全被用来藏书,但周有光还是认为自己是有书无斋,“我国外亲戚朋友,做教授的,都住的小洋房,他们都有书房。什么叫书房呢,不仅有看书、写文章的地方,还有一个藏书的地方,等于是个小图书馆。我这是破房子,是有书而无斋。”

【素材点拨】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适用话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