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经历了高考炼狱,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获得重生的小伙伴,却并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其实只是踏入了社会预演的彩排而已。
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
是通宵打游戏,好好谈恋爱,还是应该泡在图书馆里去看看书?写点风花雪月孤芳自赏的文章?抑或是应该多考几个证书,多拿点奖学金?
青春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制以及不能再来。
每个人的大学时光可能都各有特色,但似乎很少有人后悔过。
如果大学时光能重新来过,你会怎么样重新规划呢?
如果小编重新穿越回大学时代,或许我会对那时候的自己,写下这五件事:
1、参加一个社团,并努力尝试做一回领导
我一直都是刺儿头,特别讨厌等级也特讨厌位置高我一级的人,所以那时候在每个群体里,我大概最喜欢当那个标新立异,喜欢提意见,却毫无半点建议的人,我讨厌集体,觉得大家都特别虚情假意,我更讨厌当官儿,觉得当领导几乎就是虚情假意里的代表,或者就是臭名昭著的装逼犯。
可是等到许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我那时候的讨厌和反感里,还夹杂着怕。
我怕当领导,因为觉得自己会当不好,我怕使用权力,因为我不想得罪人,也害怕被人议论。我更怕我会因此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虚情假意的人。
等我自己做了领导才明白,权力不仅仅和责任挂钩,也和你内心的格局有关。
做一个具有领导魅力的领导者,这是一个自我探寻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2、寻找任何一个机会,尝试把自己的爱好变成钱
途-bb09点东学司8e5c升元aadb科7282ae00有软广件高西费优学公4e14慧技的ce00限得9ad57d6b网 学生时代有很多爱好,但大部分的爱好都是自闭的,害羞的,从没功利地去想过某事,更不敢去想这件事是不是能赚钱,总觉得赚钱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
大学时代我热爱做电台节目,当时几乎每周都给喜欢的电台节目写稿,听主持人读自己的稿子就觉得是一种幸福,后来去做了节目嘉宾,自己掏打车的钱也乐得不行,再之后参加了一个地方台的主持人大赛,获得了两周的双冠军,却在最后去一个卖场现场主持并拉票的时候败下阵来,一方面是发挥失常,一方面的确没想过,原来主持人也会遇到这样一种境况,这和我原本想的不太一样。
许多年之后即便我自己因为广播情结也开了自己的网络电台,但始终都没想过要如何把爱好变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热情一点点燃尽。
3、与其尝试一百种方法,还不如就把一种做好,觉得焦虑,填满就是了
大学是一个没钱但是有闲的阶段,闲到我们靠打架、打游戏、谈恋爱来打发时间,如今的学生肯定在经济水平和业余文化生活上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太多,但焦虑似乎是每个时代的共同主题。
因为焦虑和迷茫,总希望找点事去做。
可一旦做了,又很容易去追问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目的。
于是看什么好就去试试,浅尝辄止后频繁的换,还自我诊断觉得自己没有专注力。
其实再好的方式方法,道理往往都是相通的,自律的30种方法,时间管理的20个技巧,自我成长的10个窍门,自我管理的8个法则,或许这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方法工具,你一圈儿试验下来,会发现很多的道理和逻辑都是相通的。
先找到你的自我需求,再对位出方法和逻辑,设定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最后就是去做,去执行,发现问题之后尝试自我解决问题,把学到的理论内化,在行动过程里把理论衍生成自己的执行纲要。
听一百个道理,不如亲身去做一次。
坚持365天,不如定期反省半天。
听不如做,做不要蛮做,要去想,边做边想边调整,才是提高的根本。
你以为的一百种方法的尝试,最后不过是原地打转白费功夫。
4、尝试创造机会,刻意练习自己的基本技能。
写文章、做演讲、说话沟通,这些都是基本技能,我们以为自己经历了高考,理应都会写作文,都会发言,都会和人说话,可有时候往往是在这些最基本的技能上,我们日后在职场里会吃大亏。
尝试多题材的写作,写日记,写散文,写总结,写概括,利用你知道的一些范文模板开始自己的写作练习。
利用一切可以发言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水平,煽情的、总结的、建议的、陈述的,再紧张的情绪也抵不过练习。
利用任何沟通的机会,练习自己的插话能力,挑起话题的能力,聆听的能力,以及复述的能力。
所有的基本技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课程在教你,不要看不起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往往你基础打的越牢靠,以后的演变才越轻松。
5、别拒绝,给自己几次放纵和任性的机会
青春,总要留下点什么。
想去远方,那就打一次工,换一张车票,先去了再说。
想谈恋爱,那就放下暗恋,准备好告白和鲜花,先说了再怕。
青春,就是要敢尝试,敢试错。
早早明白凡事都会有代价,在代价面前依旧选择去做,这就是勇气。
别怕自己年少荒唐,许多年之后当你回想起大学,能被你记住的,恰恰就是这些荒唐。
希望你在大学这几年,敢去爱,去创,去努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