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综 >正文

高中历史——这做选做题方法,可以说非常优秀

2018年01月15日 浏览:

题型特点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

2.从设问方式上看: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目的)、特点、影响(作用、意义)为主。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人物为主 ;人物往往是教材上不太重视但生活中耳闻能详的人);

2、从考查目标看:考查能力目标涉及较广泛,层次也较高。这一点可从设问的方式得出,如“概括”、 “指出”、“评价”、“简评”、“说明”等。对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要求较高。

启示:注意课外知识的延伸,关注、了解一些与必修教材知识相关,但在选修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改革或历史人物。

答题注意事项

建议考生做第一道选做题

(1)第一道选做题一般很容易

题目设计主要在知识归纳层次。2010年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题平均分9.69分,得13分的考生比率就高达16.9%。2011年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题平均得分为8.89分,平均得分为10分左右的考生达到66%,为考生人数的2/3。基础好的考生要慎重,防止“阴沟里翻船”;基础差的要全力以赴,抓住这个提高总分的机会。

(2)专门钻研一本教材可以集中精力

选做题材料一般源于选修教材之外。押题、猜题没有效果,主要是要通过选修教材的学习,学会用材料分析问题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教师和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一本教材、全心复习一本教材,最好就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 第一道题一般是古代史的内容,考生抄写材料可得分

如果你的文言文相对较好,就选作文言文的题目;如果对文言文实在不“感冒”,你就选现代史的材料题。如果两方面水平比较均衡,建议选文言文题,因为文言文不但阅读量小,而且抄写材料也可以得分。而现代文一般都要结合所学补充知识。2010年做文言文的考生平均比做现代文的考生多得2.91分,2011年做文言文的考生多得1.3分。

选考内容的试题特点

1.试题选材与教材内容无关,依标不依本,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而设计新问题。

有径根东24a05160网a8de优广a507学方科4c99元慧途升学软限技4b4316e10538公司件学-

2.能力要求较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近几年试题的设问主要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的原因;或简析… …作用(意义);或概括… …的内容(背景)等等。一般分两问。

几点做法和建议

1.在模块选择上,可以选择2个,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宜。

2. 对选修模块的复习课题要大胆取舍,合理安排。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讲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6个课题即可。这6场改革中,涵盖了三类性质的改革,既有古代的改革,也有近代的改革;既有中国的改革,也有其它国家的改革,既有成功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改革并且与必修教材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规律总结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

1、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王安石变法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 (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

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

网a8de升学术公的科4c99afa1件学4d1a限40c9学方软-广a507司慧技4b4316e10538优途东24a05160是元有径根

1、成功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 戊戌变法

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

(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

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者本身的局限

(2)反对势力的强大

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应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查,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2)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3)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技4b4316e10538c0e87e13法优668892c8限40c9慧-fcf7的科4c99afa1是升学术有径根元根东24a05160是习广a507b1e243e34e2b公的司点网a8de4cdd根途件学4d1a学方软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

(4)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克服英雄史观。时势造就英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

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

第三

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