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在此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经验,希望能为大家语文学科的学习增添几分动力。我主要介绍一下部分题型的心得体会,即令大多数同学头疼的试卷开头的“杀威棒”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知识细碎的文言文阅读题以及难度较大的作文题这三大块。
论述类文本阅读:1、2、12
“1”个核心:逻辑思维能力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是对我们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读文章时,一定要仔细把握句子之间的关联,梳理出文章论述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思路,站在作者的立场审视问题。句子间是顺承还是转折,作者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都需要根据关键词和既有的语文知识来确定。简单来说,做这三道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即解读原文,并与题中选项进行比照,得出答案。其实只要一字一句地细细分析,还是可以保证正确率的。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则需要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其实前三题的考查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极佳的训练机会。大家不能停留于机械地做题,而应不断思考,紧随作者思路,善于提出问题,提取文章中论述的亮点之处积累下来。久而久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种做题顺序
第一种做题顺序,就是大家常用的:通读全文,理解材料并梳理脉络。第二种做题顺序,则是无须花费时间阅读文章,直接读题干内容和选项对应原文。第二种方法节省时间的优点固然吸引人,但一般情况下,个人还是更提倡用第一种方法。通读全文,有利于对文章整体思路、行文结构、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就比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的第2题考查文章的论述视角以及论述顺序,如果在浏览全篇的基础上答题,问题不会太大。当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第一眼看文章便发现文章结构很“套路”,选项也无新意,自然可以直接读选项比照原文作答。
“12”种常见设错
明确设错角度能让我们对错误选项的判断更有把握。12种常见设错角度分别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混淆时态、主次颠倒、错解事例、增减限制、拼凑词句、肯否失当、文不对题。其中前4种的考查频率最高,也是大家最容易出错之处。为减少出现这4种常见错误,培养语感是很必要的。有了语感后,反复读句子,便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判断也就更容易。
文言文阅读:周全
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概括文言文的备考,那便是——周全。文言文涉及古汉语词语解释、断句、翻译、文化常识和文意理解等内容,覆盖面广,所以备考务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处处周全,我在这里分两部分阐释。
做题时——我对文言文阅读题作答有如下建议:浏览全文,阅读过程中画出关键人名、官职名和年代,文章中遇到朝代或皇帝更替频繁时,更要小心提防,出题人常容易在此设错;浏览过程中,遇到断句题,不要跳过往后看,而应直接对照后面的选项做出答案,以便理解文章;遇到翻译题,最好动笔,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可能是采分点的词语,包括重点的实词虚词、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特别是省略主语)以及被动句等;至于文化常识或者词语解释题,依照个人习惯,先做后做无妨;当文章有些地方不明白时,文意理解题的选项常常能帮上大忙。
讲题时——试卷讲评时,重点词语老师一定会讲,而自己要保证在老师讲之前通读过文章,并把重点词语画下来。这样,在试卷讲评时可以提高效率,便于积累重点词语。讲文言文时,应做到古汉语词典不离手,随查随记。我平时课间或者做各科题的时候,常常突然盯住一个字,问自己它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一词多义,如果不知道,则立刻写在显眼的位置,闲下来的时候,一定去弄明白。这个过程中,也常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数学题中常见的“鳖臑”指龟的前肢,像一个四面体,非常形象。
优件高元网量广-限东技软有a95b8085公慧是司科升学8787途
作文:加分点
字迹:
作文字迹整洁美观,自然能加分,且整洁更加重要。有些同学字可能写得不够好看,但保证卷面干净整洁,也能减轻阅卷老师的视觉压力,在批阅无数字迹潦草的卷子后得到一点心理安慰。问题更大的是字写得漂亮的同学,也许你的字很漂亮,但行楷、行书不一定就受老师喜欢,更别说一手狂草,这些显然不适宜在短时间内欣赏。最令阅卷老师满意的还是楷书,把每个笔画写清楚就好了。
行文结构:
虽然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流行,但也并不是一切都是依照所出题目随机应变,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套路的。只不过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800字作文,无非开头引用切题名言、表明观点、彰显文采,接下来引述分析材料、后几段铺开对自己观点进行具体阐释,倒数第二段切忌引用事例,而应体现论述功底、升华主题,结尾照应开头,使意蕴深远,体现家国情怀。这样算下来,800字可能还不够抒写自己的满腔热血呢!
作文技巧:
(1)利用好草稿纸。打草稿不应具体到字字句句,这样太过浪费时间。就像刚才介绍的行文结构那样,列个提纲,使论证有逻辑思维含量、有思想深度。
(2)注重标题的打造。标题新颖,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非常加分。
(3)量化。确定自己一篇文章要用几个详例、略例,要用几种论证方法、几种修辞,要引几句名言,用多少成语等。这样才能让文章句句皆出彩,处处有新意。
(4)引名言的技巧。知名的人所说的话,直接引用,说话人前不要加过多修饰,就像李白、杜甫等为大家熟知,再加定语就是多余了;不知名的人所说的话,可以在说话人前加上较长的定语,彰显深厚的语文功底,引用书中、节目中、电影中的话亦如此。
(5)通用名言。如果认为自己储备不够,可以积累一些在许多情况下均可用的名言。如狄更斯那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很多时候都可以用到;又如我的一位同学常用在结尾的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蕴悠长,且实在是处处可用。
(6)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热的今天,我们在作文时,适当引用古代传统名篇,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同时,要善于寻找小众名言,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比如大家都知道《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后一句其实也很好——“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很多时候都能用到。再如《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用在作文中,能产生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7)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的方法。论证的逻辑有层次感,可加分;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加分;用专业术语、加长定语,精准表达,可加分;联系现实,彰显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可加分。
备考时间分配
关于早读:提速、发声
优途限司件高3059径技4295科升点学878789ef慧是智46e2元有a95b8085-上4589东广网量点公软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老师都会安排早读的任务。但大家要明白的是,老师规定任务根据的是学生的平均水平,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任务,并留出一部分时间自由支配。挤出的时间如何利用就非常重要了。就个人而言,我会将50%的时间划给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记,30%的时间用于作文段落和名人名言的读背,余下时间留给文化常识阅读和成语积累等细碎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早读,即应全程高声诵读,而不应沉沉低语或默默背诵。“一日之计在于晨”,高声诵读,既能令人神清气爽,又能提高背记的效率,何乐而不为?
关于课上:高效解疑
高三备考,语文课上的节奏一般比较快,知识点一个接一个,稍一走神,可能就成了过眼云烟。因此,遇到自己不知道或不理解的,要立刻查阅参考资料并解决问题,绝不能都留给课后。比如老师没有讲到的某个词语的意思,或者在文章中一句值得积累的句子,其实都可以在课上就挤出时间整理好,无须课后多费工夫。这种紧迫感,也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效率。
关于自习:练套题、找题感
自习课可以进行语文的套题训练。根据个人情况分配时间,尽量控制在90分钟左右。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找答选择题的感觉,至于主观题,列出要点,适当分析即可。练习中,对答案也是重点,不能只是对出了ABCD,更要关注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发现高频设错点,总结规律,并在以后做题时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