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文体特征是写好时评的前提。
时评是针对社会与时政发表评论的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时评就是时事评论,主要是关于时风的评论。时风,指一个时代的风气或一个时期的风气,指世风、党风、政风、官风、民风、行风、文风、学风等等。
时评的关键是当时、及时。时评的重点是评论、说理。“评”就是评说,就是讲道理,而道理又必须是因事而生,有针对性地评说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概括起来,时评的特征有“五性”:真实性。时评面对的是真实的事件,召唤的是真实的判断。对现实生活存在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和真实的现象予以真实的评说,不为文造情,不矫揉造作。情感性。时评的写作要如同天然气和石油的井喷一样,不能闪烁其词,或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有理性。时评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时评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时效性。时评的时效性突出,应在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就评说。新华社的“新华时评”、扬子晚报的“扬子时评”大都是随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而随事件播发或发表的,有的甚至还会早于新闻报道播发或发表,以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针对性。时评缘事而生,就是所评来自事件,有的放矢,不虚晃一枪。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针对性强”。人民日报对“人民时评”的追求是“紧密关注事实”“让评论与新闻如影随形”,说的是时评要见事见物见观点。
选好角度是写好时评的保证。
公学件477a慧广技习元科限东4196升西途习司4566ddad4498有47c23ee6ac87优-软高术9f25是网
时评写作的关键是选好构思角度,常见的构思角度有以下几种:
一是从事件本身正误的角度构思。这一构思角度要求是非分明,泾渭显豁,不模棱两可,不混淆是非,更不似是而非,使读者认清是非正误。《“减负”已势在必行》一文就是。文章从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感慨“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道理,苦得没有价值!”入笔,继而摆出几种现象:其一,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成长状态的真实写照。其二,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多的辅导班……许多中小学生不再享有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其三,学生一进校门,就像上了紧张有序的流水线,今天的中小学校,俨然成了制造大学生的“工厂”。文章分析在升学率这个数字的背后,丢掉了孩子多少求知的乐趣,牺牲了孩子多少宝贵的童年。竞争的压力,过早地填满了孩子的世界。然后,亮出作者的主张:“减负”势在必行,否则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顺民心,顺民意,站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理性地剖析过重课业负担的危害:“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最后,点题收束全文:照此下去,推行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已势在必行。此文观点鲜明,紧扣中小学生课业过重负担评说,富有说服力。
二是从事件发生根本原因的角度构思。这一构思角度必须客观地冷静地辩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首先要清楚其根由始末,尤其要搞明白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紧扣事件发生的某种原因展开评说,使读者认清事件发生的缘由,认识事件的实质。《对旅游文明要保持一种“高压信心”》(2013年7月4日《扬子晚报》“扬子时评”)一文正是这样。作者在以“颐和园十七孔桥附近十多名男性游客同时面对颐和园外墙小便,引得外国游客边摇头边拍照(7月3日《新京报》)”一句话交代事件,接着便侧重分析事件的原因,先退一步说这些人文明意识淡薄:“对这些游客来说,可能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大的事。这既不是在故宫里‘挥拳砸玻璃’,也不是在埃及刻字‘到此一游’,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可他们忘记了,文明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而不文明则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地点做不合适的事。……只要没有形成文明的习惯,那就随时可能做出不文明之举。”继而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了旅游不文明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一则辩证剖析当今旅游文明程度现状:“对此需要辩证地看,相对于过去,曝光的旅游不文明确实较多,但要看到,过去旅游人数较少,而且没有自媒体,媒体在‘报丑’时也有所慎重。可现在不同了,相对于过去,旅游人数大大增加,社会开放性加大,自媒体发达,丑事越来越难捂藏。客观地讲,这几年旅游文明还是有进步的,甚至幅度还不小。比如说过去司空见惯的刻字‘到此一游’,现在几若未闻,曝光的也大多是过去刻下的。”二则理性陈述社会对旅游文明的希求:“更重要的是,社会从来没有失去对不文明的痛感,而且越来越强烈。比如说,刻字游并不是中国人的‘专丑’,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意大利古罗马大剧院都有刻字,我国八达岭长城的砖上也有外国游客‘刻字留念’。可在上次丁某某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下‘到此一游’的事件中,我们的反应甚至比埃及人还要强烈。这表明了整个社会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形象的一种迫切期待。”三则客观阐述旅游文明的发展阶段:“旅游文明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大家都感到不文明的不妥,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二,大家挺身而出,公开指责不文明;其三,大家珍惜文明,从自己做起践行文明。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跨越期。只要坚持下去,旅游文明一定会到来。一段时间以来,得益于舆论一次又一次对旅游不文明进行鞭笞,旅游不文明已然大为好转。这就是一个佐证。”
文章的针对性以及理性剖析,使读者对旅游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颇有了解,因而对此产生痛感,也会理解、赞成作者毛建国的观点:“从这一意义上说,还是应该对旅游文明保持一种带有高压的信心。虽然在我们身边还有像公开小便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但只要始终怀有对旅游不文明的痛感,‘路见不文明一声吼’,旅游文明必将蔚然成风。”
优元900d有47c23ee6ac87a9c9-公费东4196得升西量科3dc648ca件477a软高术9f25是技习慧量学45f999da司4566ddad4498费限途习91ca广秀网 三是从事件结果或影响的角度构思。这一角度要求我们构思时要着眼于事件的结果或影响。结果是好是坏,影响是优是劣,是文章构思的触点。“新华时评”《一定要解聘卡马乔吗?》(2013年7月6日《扬子晚报》)一文就是如此。按照合同,中国足协要想与卡马乔解约,至少要支付501万欧元违约金,并且还要缴纳225万欧元税金。而解约的原因是6月15日,国足1比5败给泰国队。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事件的要害:“急于解聘卡马乔的中国足协,就如同两年前急于在聘请他的合同上签字一样,都是在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冲动决策,从而在解约谈判中导致本方被动。”接着,作者侧重分析事件的结果。一为陈述卡马乔的影响:“卡马乔真是一个水货吗?当然不是。卡马乔曾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球星,无论是在西班牙国家队和皇家马德里队都有过出色的表现。卡马乔执教西班牙国家队期间,征战欧洲杯和世界杯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二为解聘卡马乔的后果:“对于中国足协的谈判组而言,对于这样一位有较高水平的足球人,我们在其未主动表示辞职,还有留在中国足坛、执行完余下合同的意愿时,主动奉送大额赔偿金让其走人,岂非‘暴殄天物’?!”三为卡马乔的作用:“卡马乔不适合继续在一线执教中国队,但其在中国足坛仍有发挥“余热”的能量,继续让他留在中国足坛,其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执教中国队两年来对球员和亚洲对手的了解等,仍然可以使其在过渡期内,以其他身份为中国年轻的执行教练提供参考意见。”“可尝试谈判卡马乔在合同期内,在中国举办几期年轻教练培训班,安排中国新生代教练参加学习。”
文章从卡马乔的能力、影响以及解聘卡马乔的后果等方面予以剖析,收到了以理为主、以理服人的效果。
四是从事件留下的教训或启发的角度构思。这一构思角度必须多从事后考虑,厘清其有什么教训,有哪些启发,从而给人以教益。知名时事评论员单士兵的《体育教师缺编30万意味着什么》(2012年12月3日《新民晚报》“今日论语”),在提出“体育教师缺编30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问题后,冷静地指陈事件的教训:顺着这样的思维,来审视体育教师缺编30万,不难发现,这种缺编,实际上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的体育教育,已经失去系统性的保障,缺乏科学性的运行,处于临时化的管理,相关教育的权利与责任,也都陷入到一个模糊地带。那么,造成这种缺编的教训是什么?文章列举了两种教育模式的弊端:不重视体育课,主要源于两种严重错误的教育模式,一是圈养教育,一是应试教育。……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体育课,往往也都沦为“应试体育教育”,只知道围绕着50米跑、800米跑、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等考试科目进行,为达标服务,根本不注重培养学生喜欢运动的习惯,不懂得培育学生的运动文化,学生不可能让运动成为一种价值信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最后一语破的地指出:“没有合格的体育教师,哪来科学的体育教育,又怎么可能培养身体健康和意志品质都过硬的一代。体育教师缺编30万,说到底,就是一种公共责任的严重缺失。悲哀的是,对这种公然损害教育权利,不履行公共责任的现象,在现实中却没有任何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措施,这恐怕才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不只是给人们一个提醒,更是给人们一记警钟。
五是从探索事件解决办法的角度构思。这一构思角度要求我们不是仅仅停留于分析问题,而是要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单士兵的时评《拿什么消除我们的饮水焦虑?》(2013年5月10日《济南日报》)就是如此。文中说:“当口水多过山泉水,当山泉水被说得不如自来水,当每个人都变得一头雾水,一种更大的焦虑正在生成——现在,我们到底应该喝什么水?”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两种办法:一要消除我们的饮水焦虑这时候,当然还是要把话题重新拉回到那道“标准门”里面来。二要借鉴国外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做法。比如日本污染饮用水要判重刑,英国饮用水标准会“与时俱进”,以色列却没有因为水资源的短缺而降低对饮用水标准的控制。
学45f999da优径软高术9f25是公费网慧量技习升西量7249有47c23ee6ac87a9c968b3件477a司4566ddad4498费术途习91ca科3dc648ca法元900d限4ed0-广秀b02b东4196得
掌握几种方法是写好时评的途径。要写好时评,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就事论理,特别是要由事悟理。就是要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真话真说。写时评,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评事的对错,评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训。评“事”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自顾自说话。
其次,要为自己的评判做出分析并阐述理由。时评,不但要写出自己怎么看,还要写出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评事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评到肯綮处,切中要害点,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以至佩服,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评说、争论、劝谏、讽喻、怨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第三,要掌握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思路就是文路,思路清,文路明,条清缕析才是好文章。结合单士兵《复旦投毒案应唤醒的人性共鸣》(2013年4月20日《中国经营报》)一文,我们来看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事件,摆出评说的靶子。“材料”、“现象”就是事件,亦即引出评论对象,单文开头说:“4月16日下午3点23分,黄洋离开了人世。这个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生命在经历长达半个月的毁损与折磨之后,像失去最后劲道的时钟,停止运转了,将巨大的悲痛与惊愕,留在这人世间。”确立评论的对象,有针对性。
网元900d习科3dc648ca法学45f999da件477a有47c23ee6ac87a9c968b3b2c9-fe9a限4ed0慧量软高术9f25是9611途习91ca秀优径升西量7249技习习广秀b02b东4196得e9fb司4566ddad4498费术公费 第二步:提炼观点,确立评说的灵魂。时评属于议论文一种,因此,观点同样必须鲜明,讴歌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正确鲜明。单文指出:“我以为,这起已经让全社会极度震惊的悲情事件,最终聚焦的落点,都应该是唤醒对人性的共鸣”。从个别到一般,由事件而理性,见解独特。
第三步:事实说话,证明评说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是时评写作的根基,要使文章主体部分成为腰阔膀圆的“猪肚”,就要有机地联系生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单文联系“当晚,施难者林某在观看杨德昌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事件有关实际进行分析:“那部电影,其实也是来源于生活真实。1961年6月15日,台北建国中学初二学生茅武,在牯岭街上杀死了谈过恋爱的女生,被判型入狱。整整30年以后,与茅武同届不同班的杨德昌拍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展示了鲜血淋漓的残酷青春,震撼了无数人心,带来关于人性的深度体验。”接着,作者进行假设性论证:“或许是我总是对文化力量抱有太高期待,比如,我现在就想,如果林某在投毒之前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他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他对人性价值的认知,会不会有所不同。我不知道。后来,黄洋师兄收到那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的陌生短信,让案情获得重大进展,让林某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会不会就是在印证,人性终究能够引起共鸣,有时来得太晚,只是因为缺少某种力量驱动。如果每一颗人心,每一种人性,都能得到充分重视,都能获得重大发现,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个体人性在慢慢变异,让人心“中毒”,最后,这样的“毒心”又转移到离他最近的人那里,进行残忍地毁损与吞噬。从这个意义讲,越是个体的,就越是人性的,最后也就越容易成为公共的。”用事件本身实际说理,使文章充满张力、杀伤力。
第四步:收束全文,亮出作者的主张。单文结尾写到:“剧毒既下,生命危矣。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当林某在人心的战场上,让内心的魔鬼与上帝在缠斗的时候,为什么没能有及时人格教育来为他的注入善良的力量?为什么大学没能有珍贵的生命教育来让他懂得对人性的敬畏?为什么社会公共治理的秩序没能在他内心形成及时足够约束自我的效应?”连续三问,回归文章主旨,收束有力,引人深思。
为什么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最近头条君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生活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一点掌声。因为你要相信的是,幸福终究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