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努力不能代表成绩的提升,方法才是关键。盲目的熬夜背书?疯狂刷题?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给不了你成绩的提升。
高考备考到了关键阶段,是刷新题,还是做错题?相比于刷新题,错题更“懂”你的弱势在哪里。用以下方法认真的攻克了错题,效果比刷新题更好,不信你试试!
建立错题集,这是很多高三人对待错题很普通的做法了,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整理错题的方法。很多高考状元、过来人和高三老师每当谈到高三复习时,总会提到建立错题集。那么,对于看似平常的错题集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搜集错题、重做错题,最后自己出题
-元升广优慧费限网有件的软285e7bff东学科a051公技189e6b83司途4d66学
一道错题背后引申的是一个类型的题目,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搜集错题、重做错题,甚至最后能做到自己出题。我的错题集就包括了这三部分。要知道,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高三的学习,努力很重要,但方向同样重要。亦如错题,本质意义不仅仅在于你做错了,而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比搜集更重要的,是反思
搜集错题,不仅仅是简单地把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更重要的,是反思。要在每道题下面记下自己当时做错的原因,或者当时的思路,再与正确解法一一对比,哪里没掌握也就一目了然。
更为重要的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在搜集错题的过程中,各个科目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就理综来说,我们在复习和考试中会经常遇到许多公式、原理、规律等,也有不少特例的题目,而这些特例往往是考试时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失误。因此,理综中对特殊的知识点加以搜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重做:从中知道什么
接下来就是重做错题,你可能会问,我搜集整理错题就行了,干嘛还要重做呢?你可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失分就是因为这些一错再错的题,不加以重视就会在同样的地方跌倒。关于具体做法,还是以英语为例,搜集整理好了错题,我们对英语的每一道错题,可以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做出解答。比如在运用xiexingcun.comeout这个词组时,既要理解它作为“出版,发行”时的用法,又要了解这个词组也可以作为“真相为……所知,传出”。如果这点做到了,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在有了“面壁读书,破笔生茧”的心态之后,拉开成绩差距的,就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了。错题的本质意义不仅仅在于你做错了,而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这才是错题存在的意义。重做一次错题,堪比你练很多很多的题。
出题:举一反三
发现错题、搜集错题、重做错题,到最后,最高境界就是可以自己出题做了。
途4d66e096智升费9923科a051网学bc8d点点55310ed6优公习-根广司方有4e9e技189e6b83e94c元aa196656限慧费软285e7bff是a3c2件的86de东学
至于自己出题这点,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改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改,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编改呢?刚开始,可能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有点难度,我们可以试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点改动,或者给自己设定相同难度举一反三的题目,这种不变应万变的编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知识漏洞,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速度。磕错就像一场马拉松,就算气喘吁吁也不能轻易停下坚持的脚步。积小流成江海,积硅步至千里。希望我介绍的巧用错题集三部曲能让大家扬帆起航,运筹帷幄,决胜考场。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错题,调剂枯燥乏味的学习
在月考或单元测试前用铅笔蒙住正确和错误的答案自己独立做一遍,如果做错了就画个哭脸,重新纠正思路再找类似的但没做过的题进行巩固。做对了就画个笑脸。做完之后再擦去铅笔印,以便下次重做。随着笑脸越来越多,心里也就越来越踏实。
其实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远比黑白文字强烈,懂得活用色彩,可以让你在阅读错题集时,迅速掌握重点。在写错题错因的关键词中我会选择红笔,因为红色是最醒目的颜色。对于那类由于审题失误而导致错误的题目,用荧光笔将题目中的关键字涂出来,这样也可以节约阅读时间。此外,由于错题集需要不断扩充,这时候也可以用到各色的便利贴纸以增加错题集的色彩。
大家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举措,其实在漫长而枯燥的备考过程中,在错题集建立中巧用些心思,不仅可以督促自己坚持这项工作,保证其完整性和持续性,同时对调节自己的心情也是大有裨益的。
司方限东学软285e7bff是a3c2秀技189e6b83e94c途4d66e096智广9532公习-根慧费件的86de网学bc8d点点55310ed6优4c97升费9923得3a406fd8元aa196656有4e9e科a051
错题从简,化整为零;错题多解,随机应变;错题传阅,交换思路有技巧地学习将会带来高效率的回报,所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常借鉴他人学习的好方法,其中便有利用“错题集”。 错题集传阅,交换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