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将临,时间紧,负担重,往往心急火燎。考前应当怎样高效复习?应当注意什么?这是每一个考生面临的问题。
而各科有各科的学法,本文针对各科不同的情况给出考前一个月的复习建议。
2019年政治学科高考复习建议
假定经过三年来的学习和近期的复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巩固的基础,参考下列意见可能对你有益。
一、抓住知识线索(围绕问题线索)
文综政治学科的试题,依照高考命题原则,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会“做题”到学会“做人做事”。
坦率地说,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考试是否能达成这样的目的,不是我们讨论的议题。我们阐述这些,目的在于希望考生认清高考的命题要求,这对考生有实际意义。
这样的任务和要求启示考生复习时不能仅限于死啃教材,而必须关注问题、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这就是导向。
历年政治高考试题都毫无例外地围绕社会生活的重大主题命题,如果考生对此一无所知,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问题天天有,时事时时在,你该关注什么、关注哪些?还有,如何处理现实问题与教材的关系等等。
其实,对于这些,考生们不必过于担心,现在各种复习资料浩如烟海,你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一、两种就可以。
考试本身并不是考你知道多少时事,而是利用时事作为背景,考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平时了解这些背景,当面临试卷时将会对你有利。
现在考期临近,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你也没有时间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时事。我们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复习资料进行复习,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假定你的书本知识已经掌握,你就应该把书本和时政背景结合起来复习,这就涉及到我们在标题提到的问题:“抓住知识线索,围绕问题线索”,知识线索就是教材的知识体系,问题线索就是当前的背景材料。
三年来我们学过的政治学科的知识包括四个分支: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你应当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掌握这些学科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你必须要有一个关于这些知识的完整的、你理解了的有关教材知识的逻辑框架,这就是所谓“知识线索”。然后剩下的就是利用“知识线索”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按照相应学科的逻辑建构的,而现实生活本身并不能直接与书本的逻辑框架一一对应。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则是僵硬的。
例如:2018年全国I卷第40题(内容略)。
第1问“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考查的知识属于必修四第四单元中的一部分内容;
第2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考查的知识属于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部分内容;
第3问“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考查的综合能力,不能硬性规定属于哪个必修课程。
题目的背景材料和问题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本身不是教材的知识体系。考试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所学知识回答现实生活,这就涉及如何调用知识围绕问题进行解答。
在问题面前,教材知识看上去就显得支离破碎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应该紧紧围绕“问题”,调用“知识”,而不是堆砌你所记住的任何知识。
总之,要学会利用两条线索实现目标。如果你把教材掌握得很牢固、很透彻,这只是前提。但如果你不会审题,不会围绕“问题”回答,即使把教材完整地背下来再默写到试卷上也没用处。
二、推敲历年高考真题
临近高考,学生们都会做很多很多的题目,这里面多数都是模拟高考的。各种资料中的试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题型,了解背景,但毕竟不是真题,有些试题离高考的要求可能相去甚远。
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时效性、政策性更强。因此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现实政治背景,教师们(包括命题者)并不都是这些领域(四个专门学科)的专家,更不是通才,不熟悉也不大可能熟悉政策制订的背景等等,因此,各种复习资料良莠不齐,即使能碰到某种较好的复习资料,也只能凑合着用。所以往往造成一种情况,过多地使用各种复习资料,当面临真题时,解答往往不合题意。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常回到高考真题,尤其在临近高考时应该这样,把最近三、五年的真题反复拿出来琢磨,琢磨它怎么问,答案要点是什么,有无可能增减,有无其他途径等等。
三、用高考方法解题
政治考试的时效特征决定了能利用的高考真题非常有限,复习必须借助大量模拟试题。但如前所述,有质量的试题试卷少得可怜,怎么办?
这是燃眉之急的事情,不好也得用,请在老师的推荐指导下使用各种备考资料。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使用何种备考试题,都应用高考试题的解答方法解题。高考题型设问方式不外四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
表述可能灵活多样,但我们应当学会判断,学会理解题意,如果审题出现重大错误,答案可能谬之千里。
例如,“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这是直接问“为什么”,比较好判断。
又如,“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属于那种设问方式,需要判断。假如从措施类角度去回答怎么办,那只能离题万里。不管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合理,你都必须分析,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原因),所以从“为什么”角度回答更方便。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初看上去,不好判断,或者只要把意义列举出来就可以(“是什么”类型),为了避免走弯路,所答非所问,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不妨改写一下问题,使问题变得简约明了:“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样就不容易跑题了。
再如,“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其中第一问可以看成“是什么”类型,其中第二问则属于 “怎么样”类型,注意第二问,不是回答“政府履行了何种职能”,而是要回答履行某种职能有何特点。
网9508的东件费优-软b63587c7公广e5aedf53元法技48890039b13e途司心慧限法学高有4858科升
需要指出,即使高考真题,也并不是都能够简单用书本知识套用题目要求,有时可能可以直接利用教材知识回答,有时并不能直接套用,而需要依据材料和问题自己整理归纳概括。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对于各种资料上的试题,只要合适就可以使用,但必须按高考真题方式审题和解题,在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改编题目或提问方式。
2019年历史学科应考冲刺策略
一、如何提高文综历史答题技巧
1、做选择题的要求
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
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做选择题的三个环节:
(1)审题干——主旨,主体,客体,谁与谁的关系,选择要求。
(2)审题肢——直选法、排谬法(排错法)、比较法、反代法(阅读,从中体味逻辑性和语言的通顺性。)
(3)要正确涂卡与核查。
2、解答非选择题的技巧
(1)先读问题。审题要慢,审设问 、限定的知识 、材料、题型 。
(2)再读材料。审材料 :分层次,整体把握,寻找与材料的结合点。
(3)运用材料解答。关键是运用材料进行分析。
3、解答非选择题的技巧(作答的具体要求)
(1)有针对性。
(2)有层次性。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3)要全面化。
(4)要规范化。
(5)弄清分值再答题。
(6)答完后认真检查。
4、解答非选择题的技巧(特别提醒)
(1)高考阅卷主要是采点。
(2)合理安排答题的空间。
(3)卷面清晰整洁很重要。
(4)主观题讲究一遍完成。
(5)鼓励作答难题不留空。
总之,要得高分必须:a把握住关键词;b讲究答题顺序;c字迹要写清楚。
二、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1)选择题上不磨时间
(2)主观题上压缩字数
(3)选做题上选材料题
件费心广e5aedf53根东9a5e元法学高慧司心441c智技48890039b13e升优科-途67ca098e公8e419cb6有4858学网9508的软b63587c7限法
三、如何从文综全局把握历史试卷(1)把综合科看成整体,遇到难题时不要强攻。
(2)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综合卷时间。
(3)强化心理承受能力,有不会的难题很正常。
(4)回归课本抓好基础,选择题争取一次成功。
2019文综历史高考答题的特别提醒
一、提高写字的速度
二、掌握题型的变化
三、选考题容易得分
四、答题不必太保守
五、提高宏观概括力
六、注重时代的背景
附2019年高考历史
逢五逢十周年重大历史事件及热点进行重点复习。
中国历史:2019年逢五周年历史大事
古代史
1、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近现代史
1、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世界历史:2019年逢五周年历史大事
1、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2、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3、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4、1524-1525?德意志农民起义
5、1794年7月?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6、1804年元旦?海地宣布独立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7、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
8、1844年?法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9、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成立
10、1894年?朝鲜甲午农民战争
技48890039b13e西49c2网9508的科有4858学方元法f2a7限法优司心441c智公8e419cb6途67ca098e升425e心软b63587c7学得广e5aedf53根-c322cefc件费心9953是学高80d2慧1ec7957f3df2费东9a5e
11、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2、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3、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中国历史:2019年逢十周年历史大事
古代史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2、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3、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4、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近代史
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现代史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999年?澳门回归
世界历史:2019年逢十周年历史大事
1、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2、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3、1649年?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2018周年大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48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热点问题:
雾霾(环境问题、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污染问题,工业化的问题),反腐(吏治与监察),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国情、渊源、多样性),城镇化(社会结构、问题及方法、区域发展),全球化(开放、融合、问题、文化交流),简政放权(管理方式),传统文化(因缘、评价、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海洋与国家发展,互通互联(交通、科技),社会治理(法治),大国关系(体系、战后秩序、区域合作),社会公平(治动性、选官)
2019年地理学科高考复习策略
首先要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好好整理归纳一下知识体系,整理出来之后,要认真的记忆、落实,把自己整理的知识认真的去消化,特别要落实在地图上。整理一部分,记忆一部分,消化一部分。
其次,把这部分中平时做错的题,重新再做一下,没有记忆牢固的知识,再重新记忆一下,好好想一想,题目为什么做错,是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把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原理、地图,重新再温故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不建议做大量习题,只需做到以下两点:把平时的错题重新做一下;适当做猜题性套卷综合性练习,加强针对性、适应性练习,提高有效性。
第三,高考前30天,一定要重视地图的阅读、判图、定位。正确的定位对做题起关键性作用。
把世界地理的13个区域、中国地理的4个区域的定位搞清楚、每个区域的知识脉络搞清楚,按照平时学习的笔记再理一理、顺一顺,重点的知识记忆、重新再记忆一下。高考试题的很多地理答案就在题目所给的地图上和素材里面。
公8e419cb6司心441c智有4858学方得广e5aedf53根9622b273元法f2a7优ade1技48890039b13e西49c2-c322cefc东9a5e件费心9953是慧1ec7957f3df2费心网9508的途67ca098e限法升425e心软b63587c7学得学高80d24325科 所以要认真阅读地图图例、地图的名称及题目中所有的素材,从地图上、从所给的素材里面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发现问题,把它用地理语言说出来,往往就是答案。
第四,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情放松,不要太紧张。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紧张呢,首先要按时作息,不能睡的太晚,也不能起的太早,正常的作息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每天大概要有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的运动,让自己出出汗,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而且运动对提高记忆力有好处。
最后30天,有大量的知识要整理,大量的知识要记忆。所以一定要保证休息时间、保证良好的睡眠,才有旺盛的精力,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
第五,如果你是艺考生、特长生,你的地理第一轮肯定没有复习完,我建议后面的时间放在学习新的知识方面,不要参加综合性测试,因为每次地理综合测试一次就要耽误三个小时,加上评讲试卷两节课至少要耽误5小时,5个小时就可以学完一章或者一个区域的地理的基本知识,你考试的时候就会用到。如果你没有学完就参加考试,这种考试是没有用的。
因为考试是检查所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好不好,你都没有学完,考什么。
所以建议,在这段时间里面不要参加综合性测试。那什么时候参加测试呢,最后两个星期做两套综合试卷就可以了。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复习和掌握各个区域的地理知识,在学习各个区域的时候,要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部分融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从高考的角度去复习区域地理,要把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地理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