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生活的化学学习
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一切知识为了实践,一切知识要靠实践检验和提高。高中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学生学习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应摒弃传统的纯知识性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就学习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枯燥和累赘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很多的化学问题。例如:铁为什么会生锈而金戒指不会?为什么说烧天然气比烧石油气更环保?为什么做鱼汤时可以把汤水做成牛奶一样白?为什么说用维生素C可以让氯化铁溶液褪色?如何处理水银温度计打碎后的水银等等。还有许多社会热点问题涉及中学化学,诸如酸雨、赤潮、瓦斯、苏丹红、硫磺生姜、毒奶粉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老师应该协助同学们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在我们学生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对引入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
二、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司习47d2431c8602术软网限8a486718高升b80841fb科ac76优得2c58f8c4元b30e秀件43862bc7心方-西公学心技4d8b慧心广eb78法东上学途a33916164cc3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一切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这就是我们化学学科学习的最大特点。高中化学学习是化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学生好奇心强,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大家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我们高中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趣味实验,激发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讲解“燃烧的条件”时,以一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开头,学生的兴趣很高,效果不错,接着一系列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从中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我们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探究、考察活动。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三、开展课外化学实践、体验活动
这主要是因地制宜,适当的组织我们学生参观化工厂,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考察,开发家庭小实验。精心组织我们高中学生到附近的氮肥厂、污水处理厂、电解铝厂、农村沼气池等地参观,使我们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化学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老师指导我们学生积极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考察,例如家乡附近河流水污染的成分及来源、食品色素状况考察及天然色素提取方法探究、雨水河水水果体液PH探究等等。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配合课堂学习内容,我们除了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还要另外补充一些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例如番茄电池。这些实验按学习进度陆续布置给我们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我们学生课余生活,使我们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学习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增强我们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可以激发我们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拓展我们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我们学生学习科学的历史使命感,巩固我们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