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陪伴,亲子沟通指南为你排忧

2021年03月02日 浏览:

寒假进入最后阶段,最近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和老师反馈,有不少家长想了解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沟通是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亲子沟通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达到双方认同。

今天我们请来杭州市知名心理导师,也是我们学校的两位专职心理教师,为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建议,也为同学们做好新学期的准备,提供帮助。

孩子刚放假,母慈子孝,岁月静好。孩子在家超过一段时间,家长孩子重复上演相爱相杀的剧情,这让许多家庭氛围down到谷底。

家,本该是一个疲惫之后收获温暖的港湾,但对于许多人而言,却成了一口一想起就头痛、一说起就心烦的“热锅”。父母与孩子之间,小到沟通,大到冲突,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烦恼。

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些地方不如人意的时候,例如: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不注意个人卫生、早上不起床、有时候脾气不好等等,合理的沟通是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法之一。

-网升4e75技4b60慧2de5元司8fe0ad8c科9027东法420f7c38有西优学软限件秀点公智途西广af51学

一、正向理解 积极共情

关注孩子的状态,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懂得他们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我们不喜欢的行为,积极的理解孩子的行为,比如,不要一味地让孩子和电子产品“断舍离”,我们可以具体和孩子聊一聊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他们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也许他们是为了排解宅家的孤独,也许是为了交朋友……了解原因,知道他们的需求,就创造了和孩子沟通的机会。那么问题就从“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然就变成了“我想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原因?”“我们看看怎样做可以更好?”

关于手机使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可以是白天家长管理,晚上和周末家长孩子一起管理;也可以是某一时间段交予孩子全权管理。之后和孩子沟通管理感受,理性管理积极体验要及时肯定,不良管理消极体验要灵活调整。同时《公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针对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修改,保障公约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

以帮助孩子的视角沟通,以理解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孩子的状态,积极的共情,可以更加有效的沟通,以解决问题。

二、正确表达 有效沟通

很多亲子冲突都来源于不恰当的应对方式,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我们解决亲子关系问题最有用的方式,我们可以和孩子试着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让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限4279途西网4a24东法420f7c38秀司8fe0ad8c74f6c0bf量慧2de5401121c7有西技4b60公智元点软02e38b9d2737件秀点西广af51点习升4e75-点科9027学4f1c优学
“非暴力沟通”的三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我们可以运用这几个要素与孩子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客观不带评论的表达观察,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这提示要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2.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沟通过程中更清楚地表达感受,可以使沟通更为顺畅。当跟孩子出现矛盾或冲突、产生不满情绪时,尝试先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然后用尽可能温和的语调和清晰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刚才发生了……,我感觉有点失落”让孩子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内心。

3.表达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即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①责备自己;②指责他人;③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④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就像在我们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父母如果批评孩子,孩子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反驳。反之,家长直接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不加指责的沟通,更可能得到孩子积极的回应。

三、宽严有度 合理评价

有西优学广af51点习得软02e38b9d2737b79e4dbd途西司8fe0ad8c74f6c0bf量西7c7d科9027学学4f1c元点-点ffd65e60东法420f7c38秀升4e75网4a24aa96术慧2de5401121c7术8007件秀点西技4b60限4279公智
“宽”即要灵活地给予帮助,困难时给以帮助或建议要卓有成效。“严”即制定原则,并坚决执行原则,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

具体操作方法

事前阶段,家长作为裁判角色邀请孩子共同制定原则及违反后果;

事中阶段,家长作为教练角色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事后阶段,家长作为裁判角色遵守原则并且坚决执行,不论奖惩。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的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的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的进修自己。”家长的进修,始于理论,行于实践,方能成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