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改革类题型怎么拿高分?六大方法,全汇总!

2021年04月19日 浏览:

1.改革的分类

(1)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3)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制度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

4.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技429f升b6c56200限司aa07慧-法智元fe628572习科法软得公网2592有件量东1470习937d广学优途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6.评价改革的标准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4)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5)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途网2592西升b6c56200东1470习937d限有-法智广慧学8e10件量优软得公8dfe元fe628572习技429f科法司aa07

提分精练

1.(2018届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热身考试)[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务(征收赋税的场所的事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洛税史寻幽:北宋立国行新制,中央“集财”国库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

(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

【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从中唐开始……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可见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不利于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由材料“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可见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由材料“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可见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由“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可归纳为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

(2)由材料“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归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