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出问题!8件事一定要及早做

2021年04月21日 浏览: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最好能做到这8件事,让孩子少走弯路。

1

有一个小孩:

不愿意出家门,不喜欢运动,整天不是小说就是游戏;

只谈学习以外的事,学习的事不能谈,否则就烦躁;

不服管教,说话带刺,不愿意和家人多沟通,多说几句就非常不耐烦;

爱面子,爱打扮,决不能在同学面前说他的不是,怕被嘲笑;

开心、不开心的事都喜欢跟好朋友分享,大人一问就说你又不懂;

……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小孩的名字就叫青春期。

每个到了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叛逆、不服管教的个性,这也是很多父母为之头疼的事:

不管不行,毕竟还是个孩子,管吧容易起冲突。

2

受荷尔蒙影响,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年龄段。

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你打他骂他,他只知道哭,现在他腿硬了,一言不合就能离家出走,甚至去死。

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考验的不仅仅是家长的脾气,更考验着育儿的智慧!用对了力气,事半功倍,出了问题只能追悔莫及!

李玫瑾曾在一场青春期主题讲座中,表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最好能做到这8件事,让孩子少走弯路。

建议家长边看边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

这八件事家长一定要做

1.改变你的教育模式

到了青春期了,该放手了。不能总是像个老妈子一样,围着孩子转。你要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需要帮助就说。

只要不犯大错,随便孩子折腾,但要在暗中盯着孩子的举动,以便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近况。

2.把孩子当做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家长会忍不住去偷窥孩子的隐私,这恰恰犯了一个大错:不尊重孩子。

试想,如果孩子是你的同事,你又会怎么对待他?

尊重,是理解并接纳孩子渴望自主和独立的心理需求,倾听孩子的想法,解释自己的想法,不专断多协商。

3.要让他参与家庭大事

孩子日后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就是动手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力。

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一来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需要,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还是重要的,二来带动孩子多思考,多动脑,多动手。

有慧科件公是升6643技优西西学东b9ef软心bf6f根司46e7网得广限途8ad3a058-b3e8元 4.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俗话说,当局者迷。教育方式到底有没有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孩子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反馈。

比如说,孩子对你大吼大叫,你一定也曾对他大吼大叫过。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让自己以后教育孩子时更有效果。

5.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家庭背景

青春期孩子更注重同伴关系,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比家长更大。

结交到不好的朋友,孩子很容易就被带坏了。

6.关注孩子的兴趣

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增加亲密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也是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所向。

7.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唠叨往往带有不信任和指责孩子的意味,将焦虑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

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

8.为他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

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孩子的懂事、善良、责任心、单单、勇于认错等等,都值得肯定。

少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进行比较。

理智的家庭教育,平等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孩子健康走过青春期的重要保证。

4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话术

当你满心欢喜的想跟孩子好好聊聊时,孩子可能一言不合就不跟你聊了。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少不了需要点技巧。

1.多用描述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就是描述事实本身,而不带入我们的个人情绪。

如,孩子躲在卧室玩游戏,天都黑了,也没开灯。

描述性语言:这么黑,玩游戏眼睛也看得累吧,先把手机放下,过来帮我一下好吗?

评论性语言:天天就知道玩,有什么出息?眼睛不瞎才怪!

2.承认他对,补充建议

孩子渴望得到认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更愿意跟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如果不合理,我们可以先肯定“有想法是好事”,但是“给出自己的建议”。

先寻找孩子的认同,才能有进一步的机会影响孩子。

3.多跟孩子聊聊“没用的话”

回想一下,自己跟孩子聊天时,是不是三句话不离学习?

青春期孩子学习压力大,开口闭口都是学习,孩子会排斥,甚至都不想听你说话。

常跟孩子说一些没用的话,聊八卦、聊衣服、聊篮球、聊异性朋友……时间久了,他自然而然就把你归为朋友了,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

4.错了就道歉

广8574途8ad3a058是限升66434d50技学8d8a得东b9ef的-b3e825a5件司46e740e4公是慧网得智根优西西有法科41dc软心bf6f根元

有时候意识到是自己的错,就不要藏着掖着了,主动跟孩子道歉,放下家长的面子,赢回的是孩子的心。

不管哪个阶段,专制管教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更何况是非常叛逆的青春期?

当自己青春年少时,不妨回想一下,当年最希望父母如何对待叛逆的自己呢?欢迎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