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这12条沟通技巧比打骂管用

2025年04月10日 浏览:

青春期的孩子们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但如果指导不当,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伤害。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12条沟通技巧,建议转给家长,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一起来看吧。

一、孩子厌学背后,是青春期在作祟

作家麦家曾讲过自己和儿子的一件事。大约是儿子初二的时候,麦家某天忽然发现,儿子和以前不一样了。

孩子性情大变,不愿意出门,除了吃饭,全家人基本听不见儿子的半点动静。别说学习,哪怕是普通的对话,儿子也不配合。

麦家急了,和儿子的冲突升级为家庭大战,可是他越严厉,儿子越叛逆。家里的火药味持续了很久,直到三年后,似乎又是忽然之间,麦家感觉儿子身上的戾气散了,爷俩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可见,孩子成长过程中,身体里仿佛有个关于“青春期”的开关键。一旦跨入青春期的门槛,孩子自我意识会空前高涨,容易冲动、热衷于反抗,像一只时时竖着刺儿的刺猬。父母稍有不慎,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气,都足以引起他们的叛逆和防卫。而“不学习”、“拒绝沟通”,则是孩子们与父母对抗的有力砝码。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讨厌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而是厌烦了 “听话与顺从”。

身为父母,想要孩子平缓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先知道一点:青春期里,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

首先是大脑。这段时期,大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成熟,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青少年的反应速度加快,更加敏感了;但大脑中负责控制情绪的“杏仁核”,却发育得较慢,这就导致了孩子们控制不了情绪,容易“喜怒无常”。很多时候,孩子并非故意胡闹,而是他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其次是心理。青春期,一直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更注重“自我关注”。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依赖父母,拒绝做那个“乖孩子”。这也就不难解释,孩子们在明知道父母看重成绩的情况下,为何厌学,任由成绩一落千丈。

除此之外,孩子的生理、性格、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剧变。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脾气大了,不听话了;看不到的,是他们的身心正在经历一场成长的海啸。

二、青春期可能要到30岁才能结束

孩子不愿说话,叛逆,难以沟通,不知道哪句话就让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相信都深有体会。

我们常认为青春期是12-18岁,正好是初高中这个阶段,一般觉得孩子到18岁就是个成年人了,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岁才会结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为前额叶皮质没有长好。

软东途fb00点升ad14习科径网元慧7329-有488f公4fa4司广4298方是学46eb限技上件优

大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它差不多就是在我们额头后面的部分。前额叶负责判断、逻辑推理、行为的执行、控制冲动等。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个部位,却是我们整个人体发展最慢的一个部分。

1988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年龄22岁左右,人类的前额叶可以发展好差不多80%的功能。近有的研究指出平均年龄延后到了30岁左右。

所以,不要动不动指责孩子是个“坏”孩子,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因为前额叶没有长好,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这是受生理发展局限的。

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你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这样就不会贸然批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面临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孩子会面临很多智力上的挑战,这个时期成功失败的对比特别鲜明,对于ta的冲击也特别大,孩子开始真正的在很多社会功能上、从周围的人际认同上开始找自己的位置,学业上的挫折会很大影响ta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心理上出现一个两级分化的心态,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很多青春期的问题都被表面的学习和游戏问题所掩盖,其实可以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以及他对一些事情的态度上感受到ta的变化。

三、屏幕时代的亲子关系有更多挑战

00后跟90后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在于现实与虚幻世界的边界不同。

00后由于缺乏了很多与现实世界的连结,不少孩子会在面对构建真实关系的时候遇到问题。

比如现在的孩子很少知道去邮局寄信是怎么回事儿、很少去菜场,可能买东西也都是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渠道。在他生活最初的十几年里,如果他多数都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处事,可能会与许多现实的东西失去联系。

想象一下,当他进入大学和同学一起住宿舍,当他开始要谈恋爱,开始要走入公司去面试,开始面对很多人生真实抉择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不知所措。

我们说放下手机很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为了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的举动,更是帮助每个人可以真的和真实世界产生连接的一个动作。

带孩子到大自然里走一走,哪怕只是在小区里散个步,在家里教孩子做顿番茄炒蛋,它也是一个很真实的连接。

在现今的育儿环境中,这种真实的、脱离虚拟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已经需要我们刻意去营造了。

网东件习优科径技上限3373公4fa4e553有488f-a672412c元的司升ad14习途fb00点广4298方是学46eb慧7329软

在认知层面,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在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里生存,但在情感层面,每个人生而为人就像要空气要水要食物一样,也需要拥有高质量的关系。而这个高质量的关系不单单是亲密关系,它还包括和自然的关系,与文学和哲学和很多真实体验的关系。

大多数人很多时候是在追逐一个分数,追逐一个结果,但是“关系”这个非常动态变化的抽象的东西,它对一个人来说具有生存级别的重要性。

四、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怎么做?

要想与青春期孩子建立高质量的关系,父母牢记以下两句话:

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这句话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所说的,就是孩子不来求你帮忙,你不要主动问“你要不要这要不要那个”,但是当他有求于你的时候一定要有回应。不一定是有求必助,但是有求必应。

对于理想化的亲子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句话叫“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深情”是指,如果我今天对你好是因为我希望你明天可以去上这个兴趣班、参加那个比赛之类,这样的情感就是带有诱惑性的。父母是真的要去看见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在关心的背后隐藏很多控制和诱惑。

“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如前额叶没发展好的时候,难免会做很多可能在我们看来很不可理喻的事情,我们应当边界清晰地与他们沟通、温和而坚定地制止,而不是借机去羞辱贬低否定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吼孩子和打孩子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爸爸妈妈自己的情感心智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

12条给父母的沟通建议

1. 给予他个人空间。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会丧失自我调适的机会,往往会很木讷。

2. 跟孩子说一些没用的话,可以聊八卦也可以玩游戏,时间久了,他就什么都愿意跟你说。如果你跟他聊的都是有用的,他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有用的跟你聊。

3. 平视他的独立意识。孩子希望自身得到认同,希望家长与他平等相处,家长要在朋友和家长的角色之间合理转换。

4. 承认他对。孩子在这一阶段渴望得到认同,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某些想法就是他未来的想法。

5. 青春期孩子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谈话一定要注意时间场合,注意技巧,学会察言观色,有时正话反说效果会更好。

6. 在孩子面前不要扮演全知全能的父母角色,适当地装傻,不讲究权威,沟通时培养孩子的尊严。

7. 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以至于欣赏,切莫用自己的价值喜恶来评断孩子的鉴赏力。要知道,孩子会对父母的价值判断非常敏感,父母反对他所喜欢的,他会感到焦虑和冲突,容易和父母抬杠。

8. 不轻易否定孩子间的友谊。

9. 给点阳光。对孩子,表扬和鼓励的作用永远大于批评,孩子往往会朝着鼓励的方向成长。

10. 当孩子表现出对外表身材的过度在意和焦虑时,家长要了解其中原因,认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困惑和压力,不要否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觉。家长还需要解释,娱乐明星的完美形象大多是通过“后期加工”得到的,这种形象并非平均人应该达到的标准。

11. 适度冒险。没有过冒险的经历,不会知道冒险有时是人生的需要,也不会具备避险避害的能力。

12. 孩子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所有人都应该接受这个观点,把心放宽一点,把要求放低一点,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可爱。孩子叛逆是需要生活教他们成长。

来源:人民教育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