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深圳校区有助于中大工科发展

2015年12月16日 浏览: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倩、实习生温凯颖报道:近日,中山大学动作不断,频频调整学院设置,有的学院才刚开设一年此次也被撤销,为此不少学生感到不理解。记者了解到,决定 公布后,“三校区五校园”之间的学院名称、院系分布、师资分配、课程设置等问题在广大师生中引起热议。针对学校发展、学院调整等相关问题引起的纷扰,中大 近日专门举行学校建设与学院调整学生座谈会。

中大外语与翻译大学院分家

中山大学近日发出撤销文化创意学院、外语与翻译大学院等的通知,详细的院系调整为:撤销外语与翻译大学院,恢复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建制,翻译学院更名为国 际翻译学院。同时,撤销生命科学大学院以及下设的生态与进化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恢复生命科学学院建制。整合微电子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 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移动信息工程学院,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据悉,中大从去年开始,就频频在学院调整上有所行动,先后组建了外语与翻译大学院和生命科学大学院。校方回应:

建深圳校区有助于工科发展

针对学校发展、学院调整等相关问题引起的纷扰,中大近日在四个校区专门举行学校建设与学院调整学生座谈会。

在会前的意见征集中,学生最关心的是近期院系改名的缘由、意义、依据,以及院系调整后带来的课程、学分、毕业证书、对外交流项目、招生人数等问题,同时针对建设深圳校区提出一些疑问。

在南校区的座谈会上,中山大学副校长魏明海集中解释了院系调整的缘由和建设深圳校区的初衷。他指出,此次院系的调整偏向一级学科,因为在学校调研的过程中发 现许多二级学科没有根源,或者某些学科一段时间存在,一段时间又逐渐被淘汰,因此学科、院系需要调整。至于深圳校区的建设,主要是深圳的地理位置对中大未 来内涵性发展很重要。深圳有助于中大工科的发展,其对医科的需求也很大。

中大校长信箱近日开通

会前的意见征集中,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学校规划、调整透明度不够,学院改名应该征集并听取学生意见。对此魏明海承认,此次决策的过程中,教师、机关部门的调研是充分的,但学生的参与的确比较少,日后校方会逐步落实、完善学生参与的章程,加强对学生参与的重视。

据悉,为更好地倾听学生意见,中大校长信箱已于近日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