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首批“慕课”上线国际平台Coursera

2015年12月03日 浏览:


南京大学首批“慕课”上线国际平台Coursera ——首次在国际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讲解马克思

自2012年以来,“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为适应这一世界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南京大学第一批“慕课”课程于3月18日上线国际平台 Coursera。据介绍,该批课程共4门,包括《Jewish Diaspora in Modern China》(现当代犹太在华散居)、《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平和核心著作导论》、《心理学与生活》三门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中,《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 生平和核心著作导论》是国内第一门在国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讲解马克思的课程。  

为初学者走进马克思提供导读性通识课程  

《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平和核心著作导论》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副教授周嘉昕、副教授孙乐强主讲。课程共有六讲,每一讲有5-8段教学视频,每段 视频大约8-16分钟,分别围绕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以及他的三部核心著作展开,力图用简洁的语言、丰富的资料、视觉化的图像,系统展现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及其 当代影响,为初学者走进马克思和他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导读性的通识课程。  

“作为‘千年伟人’和‘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不仅影响了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是这个时代人类共有的精神遗 产。”孙乐强表示,如何从当代视野出发,重新认识和反思马克思的历史遗产,已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听说过马 克思,但却对他的思想不甚了解,他们很希望能有一门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这也是我们建设这门“慕课”的最初动因。  

以新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  

Coursera与edX、Udacity并称为“慕课”的“三驾马车”。记者在Coursera的网站上看到,截至3月18日上午,全球已有117所高 校或机构加入这一联盟,共享988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上千万人,且每秒都在增加。南京大学是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之后第五 个加入Coursera的中国大陆高校。  

“慕课”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慕课’这一世界潮流,南京大学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南京大学教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大 学建设“慕课”也是为了以新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慕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向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网络课堂转变。 南京大学目前正处于“三三制”教学改革第二阶段的关键时期,正要以此为契机,通过“慕课”及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实施,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实 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在中国高校,已经有很多学生在‘慕课’平台学习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中国高校不去应对,迟早有一天会错失这个阵地。”张亮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以后, 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与网络化生存联系在一起的碎片化学习日益普遍。对这种趋势视而不见或者排斥拒绝,只能拉大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 师只有与时俱进,适应并有效利用这种趋势,才能在变化了的条件下,更好地达成教育的目的。他强调,大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大学教师有责任将自己的高水 平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服务于人才培养。  

“慕课”为我国学术“走出去”提供机遇  

“慕课”搭建了一个各国文化在开放中交流、博弈的新舞台,引发了世界名牌大学之间一场极其深刻、激烈的文化教育博弈,但同时也能让中国在世界文化教育博弈 中发出自己民族的声音。受访学者一致认为,“慕课”浪潮的来临,为我国的学术“走出去”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中国的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达到可以和 西方学术界同台竞技的水平。但怎样才能真正“走出去”?”慕课”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和平台。  

张亮指出,南京大学哲学系此次开放的两门“慕课”,都代表国内在相关问题研究中的最好水平,当我们利用“慕课”平台,以符合国际学术惯例的方式来呈现我们 的研究时,必将更加有效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学术的了解,提高我们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孙乐强表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自信。我们要敢于并积极地借助于国际化平台“走出 去”,向国外学界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就和精神面貌,在对话和交流中,进一步提升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据悉,目前,结合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南京大学坚持精品导向、特色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正在继续建设新一批“慕课”课程,并将在今年年底前陆续在国内外平台上线。  

附:南京大学首批上线Coursera的“慕课”课程简介:  

《Jewish Diaspora in Modern China》(现当代犹太在华散居)由国内研究犹太文化与历史的权威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新全英文授课。课程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以丰富的史料全 方位地展示了犹太人陆续抵达中国,散居于中国各地,包括天津、哈尔滨、上海、香港等地的情况。  

《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平和核心著作导论》是国内第一门在国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讲解马克思的课程,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副教授周嘉昕和副教授孙乐强主讲。课程用生动的语言、视觉化的图像,解读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系统展现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及其当代影响。  

《心理学与生活》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陈昌凯主讲。生活中似乎人人都是心理学家,而陈昌凯通过身边的各种日常情景,给大家展示心理学的各种奥妙,帮助大家进行“真正的”心理分析,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生活。  

《软件测试》更强调操作性,讲究“实战”。该门课程中,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陈振宇将带大家到各大企业包括微软、百度等实地测试软件,告诉大家知名企业如何进行性能测试和移动应用测试,并通过自己研发的MOOC测试网络帮助大家学习软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