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举行珠海校区捐建项目签约仪式 获捐款2.8亿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中国社会科
学网讯 (记者 武勇 通讯员 王丽霞 蔡珊珊)9月17日,中山大学与珠海市新型战略合作启动项目——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捐建项目签约仪式在珠海举行。
中 山大学共获2.8亿元人民币捐款,用于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其中,杨国强先生、杨惠妍女士以个人名义捐赠人民 币1亿元、加多宝集团、汇辉置业有限公司、禾田投资集团、广东方圆集团公司、广州佳都集团、中山大学校友陈光明各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
珠海校区将成为中山大学的新增长点
今年年初,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重新确立了建设成为保持中山大学办学传统,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整,具有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现代化 滨海校区新的办学定位。7月初,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开展新型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珠海校区的办学水 平,此次捐赠协议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该协议的贯彻落实。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介绍,未来五年,中山大学将珠海校区列为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在现有7个学院基础上,新建13个学院(系),构建起覆盖人文学 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的完整学科体系。常驻教师和科研人员将超过2000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在校生人数达到 1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000-12000人,研究生3000-5000人。围绕珠海市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战略布局,珠海校区将建设“天 琴计划”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平台以及核工程与技术和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
对于学院的建制方面,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介绍,在珠海校区的学院将建设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学生培养 方案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设立的同类型学院(系)相同,招生要求和培养水平一致,但在学科方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行错位发展。
通过人才培养提升珠海核心创新力
对于中大会不会扩大规模同时扩招的疑问,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设珠海校区,中山大学整体招生规模不会增加,但 是新招聘的参与教学与科研的老师将增加一倍。加快推进珠海校区办学水平提升。在校区通过推行小班教学,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接触交流,提升中山大学的 教学水平。
在提及校区管理问题时,陈春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广州校区与珠海校区是“兄弟关系”,未来中山大学在广州的三个校区将组建一个管委会,形成广州、珠海两个校区管委会,一体化管理学校事务。
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珠海面临推动新的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历史重任,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人才培养方向,将围绕珠海市在科技服 务业、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关键技术、生物医药、智慧城市、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发展需求,新建法学、物理学应用性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大 气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化创意方向等学科方向,以提升珠海核心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