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将逐步减少区域招生 增加省外招生计划

2015年12月09日 浏览:

 9月22日,东莞市召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动员大会与新闻发布会。

在动员会上,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接下来省教育厅也将支持东莞理工学院优化生源结构,创造条件逐步纳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划的专业调整到第一批次招生,逐步减少分区域招生,适当增加外省招生计划。

谈到这个问题时,罗伟其表示,该校要发展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需要非常优秀的生源。“因此,东莞应有开放的姿态,鼓励东莞的学生敢于同全省学生竞争东莞理工学院学位。而不是保证部分本地学生能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学院。”

罗伟其还指出,逐步减少区域招生,也是将专业纳入一本招生的需要。“不然,一本专业面向省外招生就是一本分数,而市内学生则很低的分数就可入读,差距太大。”

该校校长李琳介绍,目前该校的生源结构大致为,东莞市内学生占40%左右,市外省内学生40%左右,省外及其他生源占20%左右。

■声音

省教育厅长罗伟其:采取超常规举措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罗伟其指出,为切实将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教育厅将认真落实省市共建协议精神,按照建设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与支持东莞理工学院。要提高认识,协同推进,精心组织,采取超常规举措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学院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列入省“十三五”建设规划,指导和支持学院更名大学;二是指导学院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发展目标;三是支持学院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四是支持学院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五是支持学院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学院列入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六是支持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会同东莞市政府以学院为依托建立省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七是支持学院优化生源结构,创造条件逐步将纳入高水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划的专业调整到第一批次招生;八是指导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九是给予高水平大学建设同等政策支持;十是给予建设资金支持。

罗伟其希望,学院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管理,坚持以支撑和服务省、市制造业创新发展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龙头、以开放与合作为两翼、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重点平台、重要团队为支撑,着力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切实增强服务实效,确保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市委书记徐建华:为东莞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凝聚合力,确保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徐建华指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东莞市提升创新能力、集聚高端人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东莞理工学院实现超常规发展、为东莞市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的重大机遇。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徐建华表示,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缺少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创新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进一步发挥东莞理工学院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为东莞市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徐建华要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标先进、科学谋划,进一步统筹利用好各类建设力量和资源,努力在学科、师资等方面不断增强内在素质,在人才、成果及服务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产出水平。要始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实力的优势学科。

与此同时,要立足省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着力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一线的创新创业人才。要始终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科技研发与服务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充分释放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加快重大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创新成果培育转化。

徐建华说,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保障措施,完善考核评估,统筹协调推进,确保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任务层层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副市长喻丽君:东莞有信心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喻丽君指出,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有力支撑。经过多年努力,东莞市高等学校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尤其是作为唯一本土公办本科院校的东莞理工学院已跻身全省理工科大学前列。

但与此同时,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东莞市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东莞作为广东省制造业大市,要加快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要发挥本地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创新支撑。

喻丽君指出,东莞有信心有能力把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这是因为该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工科基础和实力。同时,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基地,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5881亿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全国第14位,形成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此外,东莞得天独厚的开放环境和开放优势为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营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