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山东卷)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答案】D
学广慧件优技科升9c049191-软4545公b7d5f081网量元有途心限东司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苏联在农业上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但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业产量的下降。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类似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故选D。A项错误,当时是在50年代初期,尚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谈不上向共产主义过渡;B项错误,“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C项错误,三大改造的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而不是迈向共产主义。
【考点定位】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