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学数学,不少同学都会皱皱眉头,往往和高难、抽象这种字眼扯上关系,其实只要换一种教学方式,数学的学习也可以变得非常有趣。当中学数学遇上“互联网+”,数学课堂会变成啥样?11月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太原市教育局承办的“教育信息化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太原市十二中高中部召开。
东升西科司优途486a网4da1公-广限件慧软点元的f18c学方4014有技
“教育信息化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升西634f习网4da1广fa9a点技科7b32d043-学方4014的e241件方途486a元的f18c径优东公方司有6ff1软点b237限习慧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建跃在发言中说,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互联网+行动”极其重视,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尽快地改变极端功利化的、以追求升学为目的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回归到“理想化”的正轨。
数学课程改革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如下变革:一是建立数学中抽象与直观之间的桥梁。其次,借助信息技术,以前无法学习的数学内容将会变得更容易。比如数学算法、概率统计,没有信息技术支持,学生无法理解本质。第三,引入信息技术还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教师可以在瞬间收集大量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最后,借助互联网,学生还可以学习很多未知的内容,老师也可改进教学方式,网上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则可以网上提交作业,“让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
太原市早在2012年就为13所学校建立数学实验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整合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活动,有太原十二中等4所学校承担了有关“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课题研究。
本次课题国际研讨会是教育信息化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阶段。为期4天,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及全省近500名教师参加。来自美国密歇根中心大学的讲师John Hanna和西安新一中的外教Idara Ekwer将与老师们做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