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知用中学与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举行中学生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签约,成为越秀区探索“立体学区”试点工作新举措的先行者。校长何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同时也是学校“求知致用”特色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土壤,课程是阳光和雨露,学生和教师在其中生长。”何军说,近年来,知用中学积极挖掘学校文化资源优势,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出了不少积极的尝试。
文化底蕴成学校发展推动力
优广途司软件8d75公习量有学升8b2d0395技费限东ba7f科高慧08765857元智网5b0475bf-
2014年,何军来到知用中学就任学校党委书记。上任之初,他就开始着手挖掘能够让学校借势发展的推动力。今年8月,何军开始担任知用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全面了解、整理学校文化背景后,提出五个关键词——根正苗红、历史深邃、名家引领、文化深厚、敢为人先。
“1924年,知用中学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 知用学社创办,提出了求革命之知,致革命之用的校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像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毕磊。1927年,在毕磊英勇就义后,鲁迅先生秉承其遗愿,来到学校进行了《读书杂谈》演讲。随后,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革命家廖承志,著名学者茅盾、夏衍、萨空了等人都曾先后来学校任教讲学。”何军说到,学校办学历史深邃,无论当年时局多动荡,知用人还不忘教育初心,辗转多地延续学校血脉。如今的知用中学坐落在越秀山下,中山纪念堂旁,左右紧邻光孝寺、六榕寺,地域文化深厚,“1923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推行 六三三学制 ,学校也成为广州市最早使用 六三三学制 的中学之一。此外,知用中学还率先拥有校服,校服更是采用了黄埔军校的校服样式,体现了知用人一贯以来敢为人先的精神。”
基于学校浓厚的文化背景,近年来,学校逐步形成求知致用特色课程,并对整体课程作出系统的调整,划分成求知系列和致用系列,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补充,调整后的课程结构更加科学。“校园文化是土壤,课程是阳光和雨露,学生和教师在其中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学校的特色课程构建好,落到实处的原因。”何军说。据了解,两大课程系列分别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共六模块,每个模块下建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如开设礼仪课程、“求知堂”人文课程、“致用楼”实验课程、家长学校课程、朗程心理课程、自主管理课程等,目标就是培养学养深厚、实学见长的现代公民。
让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何军表示,这次试行的生涯规划课程是知用特色课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专业的指导,学校与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合作,并借助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科研力量。“生涯规划课程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具有知用特色的校本课程,借助专业的测评系统,为每名学生定制个性化多元智能模式,从语言、逻辑、空间、执行力、影响力多方面作出分析。”何军说,此外,还会举行生涯规划系列主题讲座、设立学生学业和生涯发展指导师工作坊、开设家长指导专场等,指导学生学会规划个人生涯发展。”
早在去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就已发文要求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何军表示,浙江省之所以全面推行生涯规划课程,也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过去选科可能仅仅是经过几次测试后,由老师进行一些整体指导,然后再由学生去选择。引入生涯规划课程尤其是专业的测评系统,未来对学生选科就有更直观专业的指导。”记者了解到,除了高中生能上生涯规划课程外,有城市已在探索逐步往初中延伸。对此,何军认为初中阶段更重要的是人生规划意识的渗透,加上初中生性情未完全稳定,对于未来是否会在初中引入生涯规划课程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