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 :时事热点,感受时代脉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013年2月,一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太和门附近一口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的文字,被故宫工作人员拍下放上微博,立刻引来“骂声一片
(2)2013年5月26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于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损事件,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人肉“题名者”。
(3)记者走访杭州西湖各景点发现,黄龙洞、白堤等各处景点,“到此一游”“我爱你”等刻字留言几乎成了景区“标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题中的三则材料,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是关于荣 辱的话题,关于文明的话题。你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让人觉得你是文明人,是值得尊重的人,不管你是什么国籍或身在何处,都应该时时处处表现 出良好文明素质,表现出应有的涵养。具体立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1)荣与辱。在文物上刻字,自以为是荣耀,实际上是耻辱。在生活中要分清荣与辱,明辨荣与辱。
(2) 文明,从我做起。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景区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游客自身也是有害无利的。没有文明的旅游,再美的风景名胜也会黯然失色。而文 明应该从每个人做起(3)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珍贵文物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4)善与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累善行,去掉陋习,彰显一个人的文明和素质,不要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做错了,不要等到一切无法弥补了才感到后悔。
话题二:人生感悟,品味酸甜苦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到了阿拉伯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特别喜欢,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这个材料中,关键要抓住两个商人的举动,第一个商人是以蒜换金,第二个商人是以葱换蒜。从第一个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极有眼光,富有经济头脑,善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很有创造性,所以收获很大。
由此可以确立“敢为人先”“走自己的路”“要有创造意识”“把握机遇”等主旨。
从第二个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别人,没有走自己的路,只是亦步亦趋,所以他的收获就很小。由此可以立意“不能步人后尘”“模仿不会成功”,等等。
综 合整体材料,还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启迪——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可能得大蒜。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简单模仿别人。写作时还可进一步展开 联想,打开思路,如“得先机者得金子”“没有复制的人生”“创新走向成功”等。这则材料适合写议论文,但要注意内容的充实和思辨色彩;当然也可以写成构思 巧妙、曲折有致、耐人寻味的记叙文,但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符合题旨和文体要求。
话题三:成长体验,汲取生活能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2)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3)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以上3句都是曼德拉的名言,读了以后你有那些思考与感悟?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 题的材料部分由曼德拉的3句名言组成,第一句讲明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第二句阐述每个生命都有可能遭遇失败、困难和挫折,关键 在于能否超越自己,“再度升起”;第三句揭示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实际上谈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实践和人生理 想。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要实现梦想,必须具有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惟其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写作时,最好 把3句名言综合起来,展开论述,也可以某一句为重点,深入挖掘,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性思维,旁征博引,活用论据,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创意的观点。写 作时,要摆出现象,追根溯源,认清本质,由此及彼,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既要表达深刻的生活体验,又要写出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纳尔逊·曼德拉的逝世无疑将引发全球悼念潮,他对世界政治至少有三大贡献:
1、以非暴力的方式完成革命,结束独裁,实现共和;
2、革命成功后,推动民族和解,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清算;
3、国家进入正轨后,功成身退,推动形成民主政治框架。退休后不玩退而不休,幕后操纵。
话题四 :道德修养,谱写人性赞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崎岖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举步维艰。他走走停停,不断遥望,希望目的 地赶快出现在眼前。他看到前方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一直在流汗,可是双手还是紧紧呵 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同情地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重量,但我背的不 是重量,是我弟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 材料来看,最后印度教徒与小女孩的对话是重点,尤其是小女孩的话:“你背的是重量,但我背的不是重量,是我弟弟。”这是爱与责任的体现,生命的境界因此而 得到提升。考生可以将立意确定为“感受爱的重量”“爱,让一切失去重量”“爱与责任是人生的支柱”“仁者爱人”等,都算切题。当然,如果从印度教徒的角度 写,也未尝不可,可以立意为“卸下心中的重量”“一路上有你”等。如果从小女孩的角度写,除了紧扣上述这句话外,还可以从“理想”“信念”“快乐”“担 当”“正能量”等方面加以诠释。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担当精神,如果没有快乐的心态,她不可能朝着目标前进。
话题五 :为人处世,提升生命质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着以下两句名言:
(1)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
(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两句名言,正是当下许多人生活的最形象写照。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 道题的材料由两句名言组成,第一句主要描述当今社会人们玩手机的姿态与100年前人们吸鸦片的姿态惊人相似。第二句主要描述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 个人坐在一起,对方却在玩手机。两句名言,描绘的是两个生活场景,共同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社会,手机关闭了人们的心灵之窗,让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关 系越来越疏远、隔阂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事实,你是怎样想的,有怎样的感悟?审题时,可以抓住其中一句,进行透彻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着吸鸦片,曾经 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百年后躺着玩手机,是否也会如此呢?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也可以采用综合分析法,将两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和概 括,然后归纳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观点。比如可以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高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生活里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谈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 只要是从材料生发而出的,都应该是恰当的角度。
话题六 :哲理思考,突显辩证思维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蔷薇和鸡冠花生长在一起。有一天,鸡冠花对蔷薇说:“你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我真羡慕你有漂亮的颜色和芬芳的香味。”蔷薇回答说:“鸡冠花啊,我仅昙花一现,不久就会凋零;你虽花不艳,味不芳,却花朵常开青春长在。”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最佳立意】
1、蔷薇角度:善于欣赏他人 赞赏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
2、鸡冠花角度:学会欣赏自己 全面认识自己
3、整体角度:学会欣赏
4、内在哲理角度:朴实低调最能长久
平淡是一种生命常态 瞬间美与永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