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日熔断引世界关注 全球股市跟风下行

2016年01月06日 浏览:

        中国 A 股2016年1月4日首个交易日遭遇重挫,沪深300指数当日跌幅为6.98%,并两度触发熔断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 所暂停交易至收盘。当天是A股熔断机制正式实行的第一天,网民纷纷调侃称“熔断测试成功”。A股重挫也带动了亚太以及世界多国股市走低。当天, 日本 韩国 印度 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股市也大幅收低,欧美股市开盘下跌。多国媒体在报道“熔断”时流露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不少中国经济学者4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无论对中国股市还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长远来看,除了有耐心还需要有信心。 美国 CNBC称,股市大幅波动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时期,但从中期角度来看,中国的GDP增长预计会在6.5%的水平上稳定下来”。

        首日暴跌到底怪谁?

        “暴跌—中断交易—重启交易—提前闭市”,韩联社4日这样形容当天中国股市的表现。1月4 日当天早盘,沪深两市低开,随后持续大幅下挫,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幅近4%;午后开盘,两市跌幅持续扩大,沪深300指数在下午1时13分跌幅扩大至 5%,触发15分钟熔断机制,个股全面暂停交易;两市在恢复交易后再度下探,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7%,触发第二档熔断,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中国股 市2016年第一天出现的这一情形超出大多数人的意料,大多数中国股民在开市之初还充满期待情绪不错,但随后却是“晴天霹雳”。

        路透社称,沪指2015年收涨近10%,超过了华尔街和其他大多数市场,摆脱了2015年 夏天股市暴跌的阴影。人们原本希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以更好的起点进入新的一年,但疲弱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使人们的希望落了空。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12月为48.2,低于11月的48.6。中国制造业在2015年最后一个月加快收缩步伐,说明经济复苏动力受阻,下行压力加大。此前几天,中 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PMI指数小幅攀升至49.7,但仍然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收缩状态,同样凸显出制造业仍然疲软。

        英国 《金融时报》4日称,分析人士还将中国股市周一的暴跌归咎于人民币疲弱。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5。在美元走强背景下,这进一步为人民币贬值施加压力。报道称,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汇率滑向4年半的新低,这加重了人们对资本外流的担心。

        也有媒体认为,中国当天开始实施的熔断机制本身可能使得脆弱的股市产生“踩踏效 应”。《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股市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话称,中国A股引入熔断机制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投资者的抛压被熔断机制阻隔无法在短期内释放,会 导致踩踏和雪崩效应的反复出现。有分析师称,熔断机制会加剧投资者紧张,促使他们产生必须在别人之前抢先抛售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螺旋式下跌。美国彭博社 解释称,中国股市中80%的投资者是散户,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熔断机制,会使市场产生极大担忧。

        “2016年的不祥之兆?”

        “2016年的不祥之兆?” 德国 《经 济新闻报》4日称,中国一直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现在,这个国家股市正处于危机之中:上海和深圳股市由于暴跌触发熔断机制而被暂停。对此,世界投 资者都感到震惊。受此影响,当天世界各大股票市场几乎都大幅下跌。在东京,日经指数下跌到8个月的低点,收盘下跌3.1%。港股开盘即随着内地股市一路下 滑,恒指收盘跌幅2.68%。在台湾,尽管当天是废除证券交易所得税的第一个交易日,但台股仍创17年来首个交易日最大跌幅。韩国首尔综指收盘跌 2.2%。

        英国广播公司称,在欧洲,由于亚洲股市下跌以及 沙特 伊朗 关系恶化的影响,德国DAX 30指数一度下跌4.3%。美国道 琼斯 工业平均指数开盘一度下跌2.1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37%。报道称,去年夏季,中国股市的暴跌也给全球市场带来冲击,被认为是美联储暂停在9月加息的原因之一。

        “中国股市去年多次大幅动荡,设置熔断机制是当局采取的股市安全措施之一,旨在避免再度发生这一现象。为何中国股市仍然不能避免这种大幅下跌?”“德国之声”这样问道。

        事实上,起源于美国的熔断机制是美国证交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 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4日接受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熔断机制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保护,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恰好在实施的时候遇到了股市暴跌。如果因此就把熔断机制作为股市下行的 原因,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今天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是1月8日减持解禁令到期,涉及万亿资金,市场对此产生了恐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4日股市暴跌是宏 观经济基本面和市场内在因素决定的,此前A股三次反弹都无功而返,在某种程度上对市场造成了一定打击。另外,元旦期间一些传闻夸大了投资者忧虑,譬如有观 点说“2016年会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央企的并购会导致大幅裁员”等,这些被夸大的信息像催化剂一样悄悄改变股民预期,在年后第一个交易日爆发, 而这一切刚好触发了当日开始实施的熔断机制。董登新说,“2016年股市的基本走势可能是前低后高,市场拉开了调整的行情。”

        “中国成世界经济的焦点”

        “中国是2016年世界经济的焦点”。美国CNBC称,随着2016年第一周各大 市场开市,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中国。报道引述美国学者的话称,“中国经济正经历结构调整,增长势头从2010年的10.6%降到了2015年的6.9%。从 中期角度来看,中国的GDP增长预计会在年增长率6.5%的水平上稳定下来。”

        “ 非理性波动”, 瑞士 《新 苏黎世报》4日这样称呼中国及世界股市对中国经济的过度担忧。报道称,本来中国对世界释放了好消息,中国政府承诺2016年将继续推动扩大内需。为了支持 经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中国制造业仍然低迷,但这些措施将刺激中国服务业,如旅游和娱乐等,比如中国电影票房收入2015年达 到创纪录的400多亿元人民币。

        原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刘志勤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中国股市必须丢掉幻想,不要想着三天五天,或者一年半载就能走上强股之列。从长远来看,除了有耐心还需要有信心。随着对股市的监督机制及透明度增强,股市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元软量技广高学件点公4ccd优点限ebbda3d0fe2791612bfd科慧东452b智有司上网59bad51c升秀435284f5-途

        德国财经网4日称,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巨幅波动表明它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经济的现状 和未来。它可能更多反映以散户为主的中国股民的一种情绪和担忧,包括对美国加息导致资金外流以及对中东冲突的不安。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是唯一真正实施经 济改革的世界大国。IMF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35%,并将在2020年之前继续贡献30%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