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新课标卷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

2016年02月01日 浏览:

2015 年高考文综新 课标卷Ⅰ)

25.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5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 A 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 B 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 D 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