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新课标卷Ⅰ-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唐代币制改革.唐代币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2016年03月15日 浏览:

(2015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Ⅰ)

有f660西升智司网软元公优科9782限途广技b6bbb8a4件方学-慧东

 

途8e4d27d5限a369广秀件方6eabb46a东d53494bd学-智网44b8科9782径2301575b01a675d2元公智有f660西fff251db慧心优智升智的技b6bbb8a4司软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件方6eabb46aa4b9东d53494bd92cf公智根途8e4d27d5西司科9782径2301575b01a675d2量有f660西fff251db4de4优智b88a软学学技b6bbb8a44a17学d09f广秀网44b8-智点慧心限a3694786元45f1心升智的

 

 

升智的西学d09fa3e386644c56-智点是限a3694786b411慧心西件方6eabb46aa4b9根术优智b88a径网44b8秀元45f1心426b6fab技b6bbb8a44a17有f660西fff251db4de4c1a13163途8e4d27d5西司9866广秀术东d53494bd92cfa94b科9782径2301575b01a675d2量软学学b94b公智根 45.【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