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Ⅰ)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与实践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中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限科元2b46优4f29升有习网点学点公学技慧广9c36司4287心件81dd东1c93软途-
五、关于党派合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
46.【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6分)
(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民民主和平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6分)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了基础。(3分)
【解析】 第(1)问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此问较简单,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即可;材料 “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体现出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材料二“政府应承认国民赏、共产党及—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体现出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地位—律平等。
第(2)问解答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可从抗战胜利后两党实力对比的变化,民主和平力量的推动以及国际因素的作用等角度思考。“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影响”一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民主力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奠定基础等角度解答。
【考点定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买践.抗战胜利前后人民反对独裁的斗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政党地位的变化
【名师点睛】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契合两岸关系的热点,考查考生对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政党关系变化的认识。本题和必修教材联系紧密,题目的设置也比较简单,考生应该很容易得分。启示:通常情况下,46题比较难得分,所以大多学校讲课时不选选修二,也要求学生不选此题;但是今年的这道题比较容易,体现出高考的反押题思路,也体现出高考的导向性。建议讲选修部分时,关注一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