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高考新课标II )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7,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43、【答案】(10分)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以看出,M市位于我国浙江省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暴雨,而附近处于山地迎风坡,易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夏季还容易受到台风影响,暴雨频次增多,M市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入海通道少,距离海洋较近,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
【考点定位】 本题组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具体抽样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自然原因。
【名师点睛】 本题以“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的涝灾的现象”为切入点,以浙江省某市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洪水来源,二是洪水排泄不畅,洪水来源主要受降雨、冰雪融水、干支流汇水等影响,洪水排水不畅原因有河道少、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