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召开校庆工作总结暨国家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

2016年05月14日 浏览:


近一个月前,西南大学成功举办了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为全面总结校庆等工作的收获和经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继续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5月10日上午,学校隆重举行校庆工作总结暨国家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

报告介绍,本次校庆,有教育部、中国工程院、重庆市、北碚区等40多位领导参加了庆典大会;有农业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近70家单位发来贺信;有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10余所高校校长发来致贺视频;有北师大、中国农大、重庆大学等80余所国内高校代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迪肯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近20所海外高校代表,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馆、法国驻成都总领馆等12位总领事、领事官员,国内20多个校地合作的市区县领导来校参加校庆活动;总计2万余名海内外校友回校参加校庆,其中包括7名院士,12位省部级校友,以及50个海内外校友会组织代表,年龄最长者达96岁。

报告中,张校长从精心制定筹备工作方案、全面加强文化宣传工作、高效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大力推进校史文化研究和传播、高水平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多层面集聚合作开放资源、全方位建立校友联络体系、细致开展邀请接待工作、高质量提供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保障、隆重举办文艺晚会和庆祝大会等十个方面,对校庆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总结认为,校庆取得了“进一步彰显了办学成就和办学特色,进一步振奋和凝聚了人心,结成了一批文化成果,集聚了优质办学资源,形成了良好的校友文化”等五方面主要成绩,同时获得六点重要启示,即: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是校庆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领导重视、督促检查是校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责任明确、协调联动是校庆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全员参与、积极投入是校庆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校友给力、真情回馈是校庆取得成功的核心支撑;政府参与、社会支持是校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会上,党委副书记安春元宣读了学校表彰校庆工作贡献奖获奖单位的决定和校党委表彰“迎校庆 促建设”十佳文明网站的决定,副校长周常勇宣读了学校表彰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团队的决定。

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国际学院、荣昌校区、柑桔研究所等教学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校庆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校工会、校团委,学生工作处、保卫处、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基本建设管理处、校地合作处、对外联络部、档案馆、教师教育学院、出版社、后勤集团、基础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机关部门和单位获得校庆工作贡献奖。

校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党委书记黄蓉生随后作了重要讲话。黄书记说,此次校庆活动立足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着力于传承文化、崇尚学术,落脚于凝聚人心、共谋发展,在西南大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每一位西南大学人记忆中镌刻下了恒久的美好印记!校庆活动的隆重、简朴、温馨、务实以及它所体现的西大特色、西大风格和西大气派获得了海内外嘉宾和广大校友的广泛赞誉,赢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的认可与好评。

在点击了校庆活动的亮点后,黄书记指出,校庆不仅仅只是一个典礼、一场仪式,更重要的是学校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传承与拓展的延续。通过校庆,我们回顾了学校办学历程,展示了发展成就,抒发了师生情谊,凝聚了社会力量,极大地增强了全体西南大学人的凝聚力、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些成果为我们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校庆的底蕴、品位与内涵,是校庆赠予我们全体西大人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一种“品格”“情怀”“理念”和“追求”,包括:用心用力、甘于奉献的敬业品格;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感恩情怀;崇尚学术、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传承文化、勇于创新的境界追求。

黄书记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携起手来,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认真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盯住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谋发展,确保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未来的10年,未来的110周年,再创佳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会上,黄蓉生书记还对推进科级机构设置调整和科级干部聘任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毕业生工作等近期重要工作作了强调和部署,张校长对第四轮学科评估及“十三五”规划修订工作作了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