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0080202 >正文

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心倦神疲

2016年05月16日 浏览:

公439c软升限科件习司慧有学网高4735-东2a2e量技途心元广b094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似乎永远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是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辛勤园丁。然而,现在一种叫做“工作倦怠”的“职业病”却悄悄地侵袭和疴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项对京沪穗深四地共 600名教师的调查显示,认为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的教师占27%,“有一些”的占36%,“偶尔倦怠”的为37%。(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网高47354abe司有方-软44124ffa技是学95b0心东2a2e量474b件习元限是公439c广b0944fae43752909的升高途心慧上科优 顾名思义,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不高、教研兴趣丧失、人际关系冷漠等。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职场目标太过理想化,由于达不到既定目标,外部压力和自我否定导致工作倦怠。这点在年轻教师身上表现特别突出,刚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满怀豪情地踏上讲台,一厢情愿地想干一番事业。结果,教学成绩、学生认可、领导评价都不容乐观。再加上论资排辈、同工不同酬、谈恋爱难、住房更是不敢想等因素,年轻人很容易浮躁、消沉,进而倦怠。

升高有方慧上法bc4c6f04限是件习49c1学司优元-公439c科的网高47354abe东2a2e量474b广b0944fae43752909的ad80途心学95b0心软44124ffa是技是
第二,职业压力难释。教学成绩的论分排队,职称评聘的升迁竞争,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周而复始的单调循环,均能导致教师表现出身心疲惫。独生子女社会加之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通过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的肩膀上一头担着祖国的江山和社稷,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这样的重担使不少教师不堪承受,不得不加班加点、得不到休息。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长期如此,自然倦怠。

第三,心理不平衡。社会行业分配的不合理,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巧取豪夺、贪污腐败、一夜暴富……在铜臭浸染的每一个角落都易扭曲人的世界观,老师也不能免俗。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有些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住房条件较差、医疗无完全保障,无法培养职业自豪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激情难以燃烧,身心慢慢疲惫。

限是司学95b0心0b2e优网高47354abe元慧上法bc4c6f04-有方技是途心广b0944fae43752909的ad80秀东2a2e量474b4327升高软44124ffa是件习49c1学公439c科的 第四,学校的管理存在问题。部分学校的领导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管理混乱:有的对教师的绩效考评欠科学合理,存在着不公平现象;有的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乌烟瘴气横行;有的大搞“一言堂”,朝令夕改,长官意志让小兵无所适从;有的唯成绩是论,不给老师休养生息的时间。种种不合理现象都会涣散人心,让老师灰心丧气,在得过且过中形成心倦。

第五,教师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因素。如有的教师根本不热爱教育事业,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职业,身在杏坛心却想着怎样去赚钱,在顾此失彼中郁郁寡欢。人们用“红烛”“园丁”来比喻教师,就赋予了教师“无私奉献”的行业特点。没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没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又不愿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这样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怎能不神疲?

另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信心、兴趣。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这种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精神状态还会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甚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