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依据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前一节课“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强调的是意识来源于物质, 表明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 是属于哲学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而本课“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正确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让学生弄清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帮助学生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历史和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出积极的主观努力,尽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 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3)怎样从主观方面着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件东司点9ee0限9a41技57688951网广4954学a344途术升径-4d13慧156c4ebc费有科高优软元得公
(4)“知识不可知论”不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2、过程和方法:
(1)帮助学生继续体会学哲学的思维要求,主要是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培养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通过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从中体会基因的神奇之美,并从人类的意识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来体会思维(意识)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4d13广4954升径元得限9a416a195eb9件途术4eec技57688951科高学a344司点9ee0公慧156c4ebc费优径有东软网
(3)通过欣赏课本第21页的唐诗和第22页的漫画:四“伯乐”相马,从中体会唐诗和漫画的艺术美和思辨美,要求人们看问题要端正立场。
(三)教学重点:
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四)教学难点:
(1)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让学生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 展示古诗朗诵、漫画展示, 录像幻灯应用等,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也使课堂气氛活跃, 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形成。
件广4954东元得网慧156c4ebc费习有优径-4d13量学a34460cea614科高上途术4eec软升径85dc公d61fcba8司点9ee0限9a416a195eb9技57688951
二、说教法:
为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结合学生实际,本课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法、讨论法、归纳法
1、案例法。
2 、讨论法。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高比较、鉴别、分析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讨论法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归纳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慧156c4ebc费习量4e79广4954优径司点9ee0软学a34460cea614网7c6b80c7升径85dc得西量西途术4eec东学公d61fcba8技57688951c23f073a元得e4fe903a-4d13量科高上点有4840fac62111限9a416a195eb9件
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行动,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出示案例——
阅读教材——热烈讨论——分析案例——归纳总结,以达到深刻领会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出示材料: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
提出问题:人类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进行讨论。
学生列举事例(如:克隆技术、对“非典”病毒的研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
概括总结:
广4954优径心限9a416a195eb9东学dfac3a4a46ac技57688951c23f073a术智慧156c4ebc费习量4e79升径85dc得西量西软有4840fac62111学a34460cea614司点9ee0科高上点651e5778元得e4fe903aaa95方途术4eec-4d13量件公d61fcba8网7c6b80c7 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
认识的基础:人们的实践在不断发展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提问:这句话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要创新 ,要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就必须参加实践,努力学习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教学,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1和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2。
(二)教学重点的突出
1、教师出示小猪图片,问:猪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大家的答案虽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看做是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知识要求同,更要求异,需要不断创新。
2、教师设问: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不是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如果有正误之分,是受那些因素的制约?
经过小编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政治说课稿: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说课稿”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教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