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一政治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说课稿

2016年05月25日 浏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整个说课分为六个部分: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1.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②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②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教材的处理

① 充分利用书上的漫画,坚持“一图多用”的原则。理由是:这样既直观,又体现例子典型性、精练性。

技优广元升软effefbf7学径644c东件科有公54f4限得司网途-慧

② 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5个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能联系初中已学知识,提炼观点。理由是: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二、 说教法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

1.探究讨论法

2.案例分析法

3.多媒体演示法

三、 说学生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的作用有初步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他们在初三也初步接触过,但对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的几个层面、如何发展生产力等问题他们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 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通的,教师的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1.案例分析法

2.有效阅读法

3.知识迁移法

五、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限得费途是软effefbf7学径644c司术升b954公54f4习4b15广889e有4e33东bf08cf6f-优西习科4270慧元b6eb西技网件

2. 实施教学任务一:

学生:多角度解读标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一目内容) 幻灯片

(展示漫画、图片) a.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b.通过形象比喻及相关图片的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提问:

① 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 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 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是质量和水平”)

④ 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

(为得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侧重于标题的逻辑关系

附加:回答①后,教师给出形象比喻:种瓜→得瓜→吃瓜。

回答②后,展示一组说明消费方式变化的对比图片。

网技430a学径644c-ae578e26慧71da途是件公54f4习4b15广889e径得东bf08cf6f软effefbf7b343限得费学司术元b6eb西科4270优西习升b954有4e33

回答③后,展示漫画“济公新传”。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师生共同分析探究活动2: “以上消费观念,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什么联系?” 学生小结:(略) c.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探究活动的问题,可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总结:

生产力水平落后,消费水平低,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3. 实施教学任务二:

“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幻灯片

(展示文字材料)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分析案例,掌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总结:(演绎法)

①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人们消费黑白电视时,希望能看彩色图象,刺激生产者调整生产,并实现升级)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彩电消费成为热点时,带动了彩电业的发展)

③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为生产离不开人的作用,要发挥人的生产作用就必须让其进行消费,提高各方面素质)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

4. 实施教学任务三

有4e33c8d8元b6eb西bdd3智司术得件a9168cdaae6a学学径644c公54f4习4b15技430a限得费学径东bf08cf6f法网-ae578e265cf59c05科427089a9d56b途是慧71da费软effefbf7b3434647升b954广889e径得优西习
教师提问:

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 “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幻灯片

(展示问题、图示) 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总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这组关系用图示表示)

5. 课堂小结(用图示方式展现)

设计意图:直观明了,高度概括。

6. 课后作业:(要求: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必要调查,以小论文形式展现)

六、 说板书设计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必要性

(2)如何发展/要求

(板书设计追求结构清晰,内容明确)

以上就是“高一政治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说课稿”的所有内容,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