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二《导数的概念》数学说课稿

2016年06月02日 浏览:

一、教材分析

导数的概念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1.1.2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物理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背景下,以及前节课所学的平均变化率基础上,阐述了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的关系,从实例出发得到导数的概念,为以后更好地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应用奠定基础。

新教材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很大变化,它与旧教材的区别是从平均变化率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导数。

问题1 气球平均膨胀率--→瞬时膨胀率

问题2 高台跳水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科技451a软网点慧件东途学司限高公有元4643a447广升-优 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② 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动的观点体会导数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不再困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 重点:导数概念的形成,导数内涵的理解

? 难点:在平均变化率的基础上去探求瞬时变化率,深刻理解导数的内涵

通过逼近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来突破难点

四、 教学设想(具体如下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思路

技451a广科优4609慧司软bcfe升量术东学4198有高网点公元4643a447费途1aba4e00-ab47智件限高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幻灯片

? 回顾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 2+6.5t+10.计算运动员在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2)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首先回顾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

在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 :大家得到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0”,但我们知道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静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呢?

引起学生的好奇,意识到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为了能更精确地刻画物体运动,我们有必要研究某个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