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外交政策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归宿是高三《政治常识》第五课第三节的第一框题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复习过“国际社会”相关内容,这为本框题的学习做起到了铺垫。又对《国际社会》整个专题的知识起到了高度的浓缩与概括。因此本节课成第五课知识的落脚点和归宿。
本框题的高考考点共有5个,而且从近几年的高考知识分布看,他们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附图)。因此搞好本专题的复习,对于备战07高考就显得特别重要。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思想政治课必须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结合往年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本节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立足点和基本国国策等五个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并学会灵活应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理去分析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自主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建构知识网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际重大政治现象,认清本质的能力;第三是提升生学解题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
3、谈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五大基本点。
确立依据:它是07年高考考点之一。高考中无论考查什么社会问题,考题都离不开理论的分析和解释,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好问题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备考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怱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恐固。
科d4f7升学学高东技径元4dae件心慧司的有db6a9470网习公-途限bf374e0a广ba2a得优9f6fb2af软
教学难点:讲解热点,进行针对性训练。确立依据:高考一直是在关注着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直面社会重点、热点问题,以其特有的方式引导着素质教育的实现。因此高考中的综合考查能力既表现在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渗透,更表现在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即不仅考查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基本态度和价值观等。因此讲解好热点,做好针对性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要突破“我国外交政策的五大基本点”这一重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的方式建构知识网络,解读知识考点。并通过师生、生们的设问、讨论、举例、案件等实践角度给予佐证,以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在解决“讲解热点,进行针对训练”这一难点时,我主要采用热点背景材料解析,高考题训练者学形式、以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透视”热点能力以及“获取材料信息”能力,以提升人文素养。应该说,这样处理既紧扣教材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尝试实施开放式教学,课堂以活动为依托,采用多媒体展示法、案例分析法,说议练试法等,师生组成“学生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以学生为本”的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三(1)学生,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具备有一定的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基本上能适应探究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根据学情分析和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以学生为本”的这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方面的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
教学思路:回顾基础知识,建构知识岗络——探求命题规律——讲解热点问题——进行能力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四、具体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设地意图
科d4f7法东限bf374e0aa1ecbf522a32ade09445网习升学司的点-352e1855慧技径优9f6fb2af学高公广ba2a得元4dae软4e55有db6a9470途高高件心
创设情景,导入课时
(2-3分钟) 展示:2006年中国外交图片,引入课题 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通过图片为上课设置基本情境,使学生在课前对上课内容有深刻的感性认识认识。
课
堂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技径47a7广ba2a得件心-352e18554631西元4dae途高高点网习e7ba1be9升学81fa9a12限bf374e0aa1ecbf522a32ade09445有db6a9470学高费东慧软4e55科d4f7法优9f6fb2af司的点上公 (35分钟) 一、明确考点,分析考情,探求合题规律
(5分钟)
(1)明确考点 (2)近三年考情分析、
(3)、探求命题规律,寻求复习策略
二、知识盘点,构建知识网络(10分钟) 自主构建: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网络。
(在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本框的知识后)
师生互动、质疑、讨论、举例
三、知识——社会热点链接(10分钟)
1、蓝色国土(10分钟)展示:(南沙地图)
设问:
①面对南沙现状,我国政府如何有效维护蓝色国土?。(学生分组、引发讨论) ②“主权属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2、和谐世界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0分钟)
展示:和谐世界材料
思考:
公有db6a9470的限bf374e0aa1ecbf522a32ade09445智87687e15科d4f7法46b1慧东元4dae习软4e55网习e7ba1be9高c3a5技径47a7e6e549f3广ba2a得司的点上量升学81fa9a12e7711898优9f6fb2af6be7费学高费08204983上途高高点件心-352e18554631西
①我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设想,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内容?
②我国为什么要努力构建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
复习中首先需要告知学生的是高考究竟考什么?究竟怎样考查? 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本,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自主探究性活动强调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个人感知和经验,让学生在追溯与体味知识的过程,掌握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复习。高者是综合能力测试,而知识又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是解答好问题的基本保证。
近高考的命题趋势之一:就是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直面社会重点热点,知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蓝色国土”是一个新概念,它对21世纪的中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如何有效维护,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大难题之一。同时这方面的肉客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观念。
3、2006中国的和谐外交
(展示:2006年中国外交图片)
四、走近高考
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为适应国际社会转型的重大趋势,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力促和平发展的战略构想,并瘵二者结合起来,
途高高点优9f6fb2af6be7费有db6a9470的得1da5软4e55点限bf374e0aa1ecbf522a32ade09445智87687e15科d4f7法46b1量元4dae习升学81fa9a12e7711898技径47a7e6e549f3a263上件心f79ffecd41bf根网习e7ba1be9高c3a54a23径-352e18554631西4a8d司的点上量慧是公cc9192c3东学高费08204983上74fa广ba2a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