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右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纬线和经线的特点
[特别提示]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通常以劣弧(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为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特别提示] 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以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趾点),其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两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即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如图中B点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30°S,150°E)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3)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上表中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①>②>③。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珠穆朗玛峰
8 844.43米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三、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深)线:
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4)常见地形部位
有4338技491c心-79f1司术8560软学43cc4c30慧42bf东西限科元径升件途法径广bf07网公量费优22bd4a81智径
相比较而言,G表示缓坡部位,F表示陡坡部位。
请在B处或C处画出可能发育的小河的流向。
2.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可以直观地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常见经纬网图
[信息解读]
类型,侧视图,俯视图
判读要领:
①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②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异一般是相等的,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经纬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元径39af科东西根得技491c心习升9285途法径9facedac优22bd4a81智径件司术85609f45有43380760b1dead3e学43cc4c30广bf07软-79f1慧42bf公量费上量限西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如右图,A、B同在北半球,同为东经度,对A、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度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AC。
(3)若A、C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①可以先假设A、C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②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3.定“最短航线”
地面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图所示。
①在地球仪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一是赤道,二是经线圈,三是晨昏圈。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 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79f1升9285习司术85609f45智科公量费上量东西根得技491c心习限西有43380760b1dead3e44fb慧42bf4218网元径39af软件广bf07优22bd4a81智径途法径9facedac学43cc4c30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如下图所示。
从甲到乙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方向。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如下图所示。
从甲到乙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方向。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是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180°,如右图中PQ间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如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比例尺大小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