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试题解析】 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