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广东卷(化学)-金属元素

2017年02月21日 浏览:

(2010年高考广东卷)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 实验1: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2: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 实验3:试管中颜色变为红色

D. 实验4:放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氨的实验室制法;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分液和萃取.

专题: 压轴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限025f途心广软网8400元4d97司根升上学科公学技-件优3327202b有上9fda9738东慧
分析: A、根据萃取的原理来回答;

B、根据可溶性的铝盐和氨水反应的情况以及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三价铁离子与硫氰酸钾发生反应的现象来回答;

D、根据氧化钙的吸水性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失水后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 解:A、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故溶液分层,下层为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显紫色,故A错误;

B、生成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和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氨水中,故B错误;

C、铁离子遇硫氰酸根显红色,常用硫氰酸钾检验铁离子的存在,故C正确;

D、氧化钙有吸水性,使硫酸铜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故析出晶体,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以实验装置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一道形式新颖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