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四川卷)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件元fe99-费优广慧88a6学有途技学科4fe4升软司网公限东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解析】 第(1)题,图中从A所在哈萨克丘陵,经过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一直到B所在的中南半岛湄公河谷地,地势起伏较大。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低,并且年较差大;B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第(2)题,甲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地表多沙漠,城市稀疏,这些都是选择航空运输的条件,另外航空运输本身具有陆路交通所不具备的优势,因而塔里木盆地适宜发展航空运输。回答本题时,要从塔里木盆地本身的特征和航空运输本身具备的特点上加以分析。第(3)题,乙城市是河南郑州,分析其成为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区位条件可以借鉴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即本身具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交通便利,具有经济发达的腹地,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省会这一城市职能加以完善即可。第(4)题,丙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首先,它阻挡了季风的深入,使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其次,山脉对水汽的抬升作用使迎风坡降水增多,而背风地带降水稀少。第(5)题,最南地区是中南半岛,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热量充足,最北为中亚地区,属于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只能在有水源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在此判断的基础上从熟制、种植的农作物、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比较两地区种植业的差异。
限件高软法慧88a6升科4fe4上元fe99的途bda7-费994e有520b89f9学东b802司853d网广心技学44e9优方公 【答案】 (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
(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距离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