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ture子刊:全球变暖致北京雾霾事件增加!

2017年04月01日 浏览:


件有东-a6b8470eae99径司法心元技425b科限学途点法慧优广4cf1网8a3f公软是ef288a27升

近日,《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在线发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Weather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Beijing severe haze more frequent under climate change” 。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千人计划”、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蔡文炬教授,其他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李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此论文被《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选为2017年4月纸质版的封面论文,并同期发表特邀复旦大学张人禾院士撰写的对该论文的评述。《Nature Climate Change》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17.18。

此项研究聚焦北京的强霾污染事件(PM2.5浓度大于150 微克/立方米的事件),结合PM2.5浓度观测和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CMIP5) 的15个气候模式的逐日模拟,发现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增加了华北平原静稳天气,从而增加了冬季强霾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元公根科软是ef288a27东限优-a6b8470eae99径40fa网8a3f慧方学af56司法心途点法广4cf14a81升件习有技425b
该研究利用北京观测的七年冬季逐日PM2.5浓度和逐日的再分析气象资料,通过合成分析构建强霾事件与大尺度环流背景间的统计关系,定义了由大气低层经向风速、垂直温度梯度和中高层纬向环流表达的强霾天气指数(Haze Weather Index, HWI)。研究表明,相较于1948-1981年间,北京有利于强霾事件形成的天气条件在1982-2015年间增加了10%。研究进一步分析了 CMIP5多模式逐日模拟的历史气候(1950-1999)和未来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气候(2050-2099)下强霾天气(HWI)发生的频率,发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与2013年1月类似的强霾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相对于历史气候条件将增加50%。在全球气候增暖背景下,北极涛动向正位相增强、东亚冬季风减弱、东亚大槽变浅、以及近地表大气增暖较快导致中低层大气更加稳定,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强霾事件的增加。

研究指出,不利天气条件的增加使我国华北平原污染治理的难度加大,控制华北的强霾污染不仅要减少污染物排放,还需要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限司法心软是ef288a27根技425b科864e法bbc3元网8a3f点广4cf14a81东学af56件习公根有-a6b8470eae99径40fa40ba西4681优e455慧方途点法升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项目(2014CB441202)和基金委灰霾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544219)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38/nclimate3249

“News and views”评述文章链接:http://dx.doi.org/10.1038/nclimate3257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