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途司f77c-网东元是慧件科心0d1fdeb0有的软优技升学b135学法4d4f限广038d4ccf学公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4、“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8.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