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用专业知识联通世界

2017年04月17日 浏览: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交流活动在国内密集开展。在这些不同领域的活动中,活跃着许多翻译人才,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架起一座座中外沟通的桥梁。哪些学校开设了翻译专业?学生入校后将学些什么?翻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哪些职业?

50余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

当下,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高级翻译人才缺口较大,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多所高校适时地设立了翻译专业,培养了一批高水准的专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50余所高校有翻译专业招生计划。近年来,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翻译专业录取分数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限4518学件元74333c34-途学升司公科心技5379软是网有东根56432c83优广慧

虽然同为翻译专业,但不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各不相同。武汉大学的翻译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由四个板块构成:双语技能、翻译技能、语言文学文化和实践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专业设立于2007年,该专业的培养宗旨定位于培养英语高级口译、笔译人才和复语翻译(即多语种翻译)人才。该校的翻译专业倚靠英语学科点的教学科研力量,借鉴国内外翻译专业的办学经验,起点高、师资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该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创建了国际化创新人才实验班——国际公务员人才实验班。

在京院校翻译专业各具特色

今年,共有包括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5所在京院校投放了翻译专业招生计划。

件学途广公司4520422d升径9b82慧科心优网软是元74333c34技5379-东根56432c83限4518学有
外交学院的翻译专业突出了该校外交外事人才培养特色。据了解,该校在学生低年级时主要开设精读、泛读、口语、听力、写作及翻译的基础课程。高年级课程则主要针对口译、笔译及专业知识拓展。翻译类课程主要包括口译听力、交替口译专题、外交口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文本翻译、视译、同传入门等。专业知识拓展课程全部英语授课,主要包括英语政治论文选读、当代中国外交、欧盟研究、东亚合作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多边外交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的教学则高度重视口、笔译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对实践的启示作用,将实践的收获反馈到理论学习中。该专业丰富的选修课程致力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中国语言与文化修养,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项人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翻译学院于2006年成立。作为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翻译学院拥有全国知名翻译学教授,长期从事口笔译教学与理论研究,部分教授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并担任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委员会的专家。同时,学院还聘请外交部翻译室主任、中国译协副会长等担任兼职教授。据该院教师廖崇骏介绍,作为中国译协的单位成员,翻译学院与全国外事、旅游及经贸等行业和部门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等单位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用人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模式,并组织学生为各种大型国际会议服务。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现招收英语和法语两个语种的学生,其中法语方向为全国首个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本科班。该校翻译专业突出“1+1+1”(语言+翻译技能+特色/个人兴趣)的培养模式,突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北京语言大学“小联合国”的优势,中外学生共同学习语言、交流文化和训练翻译实践技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翻译专业将培养重点集中在经贸翻译和口译上。同声传译被设定为翻译专业的高层次培养方向之一。该校与欧盟委员会口译司合办了专为中外政府机构、各类涉外企业和组织、在华外资公司、国际组织驻华使团培训高级口译人员的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

“杂家”才能成为好翻译

“只要英语好,就能做翻译”,是很多人的认识误区。其实,同声传译是一个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专业领域。除了出色地掌握两种语言外,合格的同传员必须反应敏捷、口齿清晰、善于集中注意力,而且具有良好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心理素质。

毕业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沈小燕表示,同声传译是一个要求非常严格的职业,外语好只是做同传最基本的条件。面对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唯有每天学习,才能在会议口译工作中应付自如。译员的职业让沈小燕和同事们都养成了关心天下事的职业习惯,并且对任何事都有好奇心,遇到新鲜的词汇、陌生的领域会感到很兴奋并一探究竟。很多时候,他们在家里一边做家务一边听BBC等新闻节目。培养这种随时随地“充电”的学习习惯也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随着各种国际性活动的日趋频繁,社会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翻译特别是高水平的口笔译、同传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被大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