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重庆卷(生物)-神经

2017年05月18日 浏览:
2014年高考重庆卷

7.(20分)

Ⅰ.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                ,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软技方东限e16d94f3c21a元心网心慧06ab优广途学司有升费件4e57科公-

Ⅱ.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答案】Ⅰ.(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 )整体性(系统论) Ⅱ.(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解析】Ⅰ(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废弃采石场开始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可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种数变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数增加,相互争夺资源(如阳光、水)和空间越激烈,竞争加剧。

-软径元心高技方途公慧06ab限e16d94f3c21a401c科广优东学4b2a件4e57有司网心升费 (2 )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Ⅱ.(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

(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