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古诗文的阅读鉴赏

2017年07月15日 浏览:
2017年高考全国I卷

5.(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科有司限技-术慧智件学c53e8dd18ccabbb70d6f公元升途量径软45f9东41f6根网优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网东41f6根是学c53e8dd18ccabbb70d6f4547广dff1f498限有高升4158软45f9科是公946f优司途量径4ff0-术根智件4884元98b5ef42技方慧智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4)BE

(15)①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应试场景,既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②又以动衬静,突出了考场的肃静,③同时表达了作者的为朝廷可以选拔到人才,希望士子成长成才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B)项“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表述有误,原句是“无哗战士衔枚勇”由“无哗”和“衔枚”可知重在表现考场的肃静。(E)项“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有误,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

(15)本题考查诗歌赏析的能力,对于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考查方向

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解题思路

(14)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材料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仔细辨析比对。

(15)答题时,先要指明手法,然后解词释句,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易错点

(14)(A)项“肃穆而怡人”是从景物描写中提炼出来,容易判错。

(15)考生有时会出现脱离诗句进行分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