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说课稿 -
《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该节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 高二 年级思想政治第 一 册第 一 单元中的第 一 课第 二 框题。根据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框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 1 )熟练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
( 2 )能够对生活中的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正确的分类,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 3 )深刻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领会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 1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分类,培养学生的辩别能力。
( 2 )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对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3 )让学生课后收集文化发展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
( 1 )领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领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 2 )正确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依据: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首先让学生辨别生活中的文化、经济、政治活动,其次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再次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促使学生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依据:首先现实的生活中很多活动都是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相互交融,有些活动包含两类或全部包含,学生要单一的辨别出文化、经济、政治比较困难。其次学生对新概念如: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不够了解。再次在现代化社会,学生对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比较模糊。最后学生通常将综合国力竞争片面误解为只有经济和军事两方面, 文化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 ,要讲清楚问题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学方法
1、根据本框题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讲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够,应当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首先在 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让学生对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再次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中心问题,各抒己见, 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讨论结束时, 帮助学生 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
2、采用直观法如多媒体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我主要的工具是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主体主导”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同样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设想
本框题是高中二年级的内容,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一学生要强一点,因为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课堂前部分采用我主要采取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为主,让学生理解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课堂后半部分采取讨论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质疑、析疑,真正的参与课堂活动活动,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
五、教学程序
教学要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说明法
教学手段:课件、多媒体视频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5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5分钟)”进行教学的。
(一) 引入新课 : 我首先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近几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大型活动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来引出本课要讲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二) 讲授新课:
1、 讲授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活动探究,了解日常 生活中 的常见活动,让学生们观看视频材料帮助学生对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进行辨别和分类。然后让学生们举例说明,综合探究,最后通过集体讨论得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2 、 突破难点:
(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首先播放上海世博会视频,让学生体会文化、经济、政治活动,另外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让学生明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让学生清楚文化渗透的力量有多大,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意识。
( 2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师再来补充。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后通过举些当前的时事政治,及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归纳总结:通过简单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深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技a73782b0软862f径科9ce4升方智有点学网东-法0940公途4858慧根广元cbbb限454f件司优
4、布置作业:通过布置一两个思考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可以联系本书后面几节的内容进行作业布置,也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
选择大纲式的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识的结构思路及联系,更易于学生消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