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一政治:《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说课稿

2017年07月19日 浏览:

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框所学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既承接第一单元的 消费 ,又引出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第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经济生活”模块中“生活与消费”部分“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②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依据: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 ?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依据: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2. 教学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依据: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其关系不易理解。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第四,说教法

常言道 教无定法 ,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核心教法有: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

设计依据: 给学生以形象、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问答法 :通过问与答的对话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设计依据:问答的方式可对学生产生引导其思考的作用,比单纯的讲授法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过渡):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第五,说学法

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问答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设计依据: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过渡)最后,我再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分钟)与学生问答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生活与消费,那么,我们消费的商品是从何而来的?(学生答: 生

产出来的。)因此,第二单元我们要来《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是《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2. 讲授新课:(30分钟)

(一) 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如衣服、汽车、光碟、书籍等产品,问学生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让学生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的,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然后通过课件用图片的方式展示这十几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并设计探究题。通过问与答的对话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者的关系。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通过继续归纳讨论结果,推论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因此,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3)社会再生产

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呢?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思考,从而引出话题“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并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指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并用多媒体把这四者的关系展示出来。

(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根据上面已学过“生产决定消费”观点,进行设计问题:“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从而引出第二目内容“大力发展生产力”。 解读探究五,也就是课文34页的探究题,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材料设计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由负责人进行小结,说明原因,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以及意义。

2 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同学们充分理解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之后,引导同学们们思考应该如何发展生产力。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结合探究活动6,总结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科技关键靠人才,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人为本。

? 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慧b053科东5e24网司4410升8d63公0f2d30a9优学有习量限学4a80元4dc5-技高高软点广8c57件得途 3     课堂小结:(2分钟)强化认识

4     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5分钟) 《学案与测评》,巩固所学。

第七、 板书设计

 

第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关注过程。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平等者的首席”身份出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节课较好地把握了重点知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抓住了本课的核心知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本课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得以落实,课堂氛围较为轻松。但是由于大部分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间方面把握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