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一语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说课稿

2017年07月21日 浏览:

一、说教材

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在辛弃疾的两首词前,学生已经通过柳永和苏轼的词作对宋词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对不同词人的风格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并提高对词的鉴赏水平。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辛弃疾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同时也有距离感,相比之下,“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这样有故事的词人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而辛弃疾的诗词又因为用典较多的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我想首先应该让学生走近辛弃疾,有想要了解这个人,进而去解读他的作品的兴趣。学生对他的生平和经历了解的越多,对这个人的敬仰和钦佩就会越多,这样会减少一些他们在鉴赏作品之时的畏难情绪,更快更好地进入对词作的解读。

三、说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掌握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手法。

慧网途件广学有费升软术科元f2014449限优技智公-东eead司

3、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诵读—讨论—精讲—再次诵读为主线,让学生运用诵读法和讨论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1分钟)

纵横沙场 、立下不世之功是古代不少文人的人生理想,就连体弱多病的李贺都曾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既能横槊赋诗,又可驰骋沙场的英雄并不多见,但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通过他的词作来感受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知人论世(3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特殊身份和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让学生对辛弃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解读词作。

(三)、读——细读注释,熟读文本(5分钟)

学生仔细阅读课下注释,对作品有了初步理解后,自由诵读词作。

慧技智网学bb44有费东eead方限软术元f2014449升广9c84优司公途科径件-

(四)、思——描述词文、深入理解(10—12分钟)

活动:学生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①对词上片写景部分进行描述性翻译,并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上片所写之景的意境特点。

②辛弃疾现存词作629首,共用典2554处。词中有典是辛词的显著特点,请找出这首词中的四处典故,并分析词人想要借以表达的情感。

要求:

①结合注释,写出描述性翻译

②杜绝参考资料,有问题小组四人讨论

③教师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引导点拨

广9c84ba65学bb44技智司东eead方-4d1c元f2014449是网升途学有费法件971e公科径学限软术5868慧优

(五)、说——学生自由发表研讨结果(5分钟)

在交流中检查学生思考的效果,训练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老师从中总结学生在解读作品时的主要问题。

(六 )、析——讲解求深(10分钟)


直接抒情

慧软术5868习上东eead方公技智件971e途学-4d1c限学bb44元f2014449是网司41e3科径学a0dc有费法秀优f908718f广9c84ba65升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情感

间接抒情

用典抒情:历史人物、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前人诗句

(七)、读——深情吟诵(5分钟)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分个人和集体有感情地诵读,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

(八)、小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上片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用典故,借典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不得归的愁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五、布置课后作业

优f908718f公技智85a7有费法秀途学网心东eead方元f2014449是秀司41e340624b46限95e0根学bb44学软术5868习上慧件971e科径学a0dc5279-4d1c方4762升上广9c84ba6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②。

注:①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②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

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请结合整首作品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