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秦灭代国,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10年后即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灭亡、北方混乱的机会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自己最后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其政绩:在他在位期间,对外遏制了柔然等族的袭扰,稳固了北魏的边疆;对内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建国,仿中原封建制度营建宫室,制定各类典章制度、礼仪等。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水平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拓跋鲜卑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很快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方面,在继续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在黄河以北、五原、云中、代郡等地(今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省部分地区)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使拓跋鲜卑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地区并建立政权的北方游牧民族。
3、统一: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
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北魏明元帝)、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
拓跋嗣死后,16岁的拓跋焘(太武帝)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当时北方大漠政权——柔然的疯狂入侵。拓跋焘开始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战果最为辉煌征服了漠北一带,柔然臣服,为日后统一北方又迈出重要一步。公元427年,又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从此北魏统一北方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公元431年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4、统治:北魏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使北魏政权雄踞于北方。
(1)道武帝拓跋珪的统治政策:
广西有心点件学径智72f9慧优873db2efc958科85d78060a61dfd4d-东网心477805acb0fc途术升司软秀50728a8c41fa技法6f48限学9645西公a884方元a2d7
①实行编户,定居生产: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公a884方-术优873db2efc958上件4bf3限学9645西fe46得习元a2d7fa7d慧76327d77有心点广西径科85d78060a61dfd4d习3a1880a0技法6f48软秀50728a8c41fa网心477805acb0fc学径智72f9司2759042b途术东7184升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在继续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在黄河以北、五原、云中、代郡等地(今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省部分地区)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
③重用汉族地主,仿汉制设官;
④设立太学,培养人才。
(2)太武帝拓跋焘的统治政策:
①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这样,拓跋族的封建化在政治上逐步加深。
②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拓跋焘倡导儒学,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拓跋焘采取的崇尚文教政策,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很快地为拓跋部所熟悉和接受,因此,后人司马光和胡三省都说:北魏自平凉后,儒风始振。尤值一提的是,随着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的整理刊行,提高了拓跋部的汉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精通儒家学说的拓跋部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限学9645西fe46得习的网心477805acb0fc有心点公a884方升的途术464499189b7d6313广西径8593bda6ae60司2759042b高西86ada94bdb69-术软秀50728a8c41fa心优873db2efc958上得b970高科85d78060a61dfd4d习3a1880a0术东7184技法6f48元a2d7fa7d10888225学径智72f9慧76327d7743e8c1da高件4bf3
③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拓跋焘也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注意】道武帝拓拔珪在位时拜崔宏为尚书,主持制定官制、法律等;而崔浩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宏与崔浩为父子关系: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