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重要会议(一)

2017年07月24日 浏览:

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上海

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后来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有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

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标志中共诞生。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帝

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上海

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提出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4.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汉口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5.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6.1935年1月遵义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7.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陕北瓦窑堡

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

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还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8.1937年8月洛川会议:陕北洛川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9.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延安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科4292学费升3c41479e司912a公量网是技限西优有-上途16ed81e7学元西5af9449f件习东005d4c03慧广软

10.重庆谈判:1945.8.29~10.10

背景: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阶级矛盾】

目的: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和平

口号:“和平、民主、团结”

成果:《双十协定》

意义:表明了中共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问题未能达成一致。

11.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斗争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达成的成果:改组国民政府、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实施《和平建国纲领》等

最终结果:被国民党撕毁(较场口事件)

评价:中国失去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全面内战的爆发。

1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了:

(1)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慧软得823b元西5af9449f技限西司912a-上升3c41479e优学费途16ed81e7学件习东005d4c03科4292网是广d53f8457有公量

(3)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5)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